[实用新型]带有全息辅助功能的注射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1662.6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68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泽宁;黄昌明;郑朝辉;陈起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B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全息 辅助 功能 注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用器械领域的带有全息辅助功能的注射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推注时不能对患者体内进行观察,无法确定推注过程中血管与注射的位置的缺陷。本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带有全息辅助功能的注射用装置,包括镜鞘、超声波探头和连接超声波探头的成像系统,所述镜鞘的出口端带有呈三角形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其中一个通孔内置超声波探头,另一个通孔带有带有引流管,最后一个通孔内置有夹持注射器的钳口。相对于控制药量输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超声波成像,便于观察推注情况,控制推注的深度与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器械领域,具体是带有全息辅助功能的注射用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1994年日本的Kitano完成首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以来,腹腔镜胃癌根治术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13版的《日本胃癌处理规约》,都已经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作为早期胃癌的标准术式之一。因为早期胃癌尚未侵犯胃浆膜层,淋巴结转移很少,术后复发转移的机会少,预后佳。多数学者认为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在技术上亦是可行的,对于进展期胃癌行根治术在技术上也已是可行的,并在逐渐完善、积累经验中。
但是在进展期胃癌患者开展腹腔镜根治术,还存在几点顾虑:①能否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预后;②气腹的建立是否会促进肿瘤细胞的腹膜种植。这些都需要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才能得到符合循证医学要求的临床结论。
鉴于上述手术难度,一般在进行胃癌根治手术时,通常会进行ICG成像引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属于高难度的腹腔镜技术,手术者必须具有娴熟的腹腔镜技术和丰富的胃癌以上开腹根治术经验。最好具有操作中等难度腹腔镜手术的良好经验。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于2007年制定了《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
《腹腔镜胃癌手术操作指南》规定,在引导前一般会向指定部位推注吲哚菁绿,在将针头穿刺至指定位置时,一般由医护人员利用微创手术器械夹持针头穿刺胃部的浆膜层,随后利用红外线示踪系统进行拍摄,推注偏差的吲哚菁绿往往会影响多次扫描的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超声波探头技术与推注技术相结合以便于观察推注情况控制推注的深度与位置,提升吲哚菁绿推注的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带有全息辅助功能的注射用装置,包括超声波探头和连接超声波探头的成像系统,所述镜鞘的出口端带有呈三角形分布的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三,其中一个通孔内置超声波探头,另一个通孔带有带有引流管,最后一个通孔内置有夹持注射器的钳口;所述注射器;
所述注射器包括接触患者的针头和医护人员推动的推杆,针头与推杆之间带有管壁,且管壁表面带有刻度,刻度沿针头至推杆升序排列。
采用上述方案后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1、相对于采用单一成像系统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管鞘的钳口夹持注射器,此时注射器将推注吲哚菁绿,便于患者进行胃部癌症标记切除时,对于吲哚菁绿准确部位的注入。
2、相对于便于吲哚菁绿注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开口观察注射器的推注情况,控制药量的输入。
3、相对于控制吲哚菁绿输入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中利用超声波全息成像,便于观察推注情况控制推注的深度与位置。
4、在推注过程中医护人员结合刻度,预估推注的计量,由于管壁不一定正对0刻度,此时预估量的判断为推杆初始位置对应的刻度减去推杆即时位置对应的刻度。
进一步,所述推杆尾端带有竖向的圆盘,所述圆盘一端固定连接推杆,圆盘的另一端带有凸块,凸块的数量为三,凸块沿圆盘的中轴线处围成圆形矩阵,任意凸块之间的间隙为为2-3cm。
有益效果:利用凸块之间的间隙,医护人员将手指放置入凸块之间的间隙中,提升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未经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16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