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椎间孔镜穿刺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1487.0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6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吴卫东;卓斯敏;李国梁;梁柱德;黎爱惠 | 申请(专利权)人: | 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G09B23/28;G09B9/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华 |
地址: | 543002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椎间孔镜 穿刺 定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椎间孔镜穿刺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空心垂直圆柱体、7字形连接体和定位器,7字形连接体的一端有套筒,空心垂直圆柱体穿过套筒并固定在套筒上,其底部固接十字形支架,十字形支架上设有弧形量角器;7字形连接体的另一端有滑块,滑块上固定有弧形刻度尺,且安装有定位器,定位器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限位通道,该限位通道与7字形连接体之间的夹角可通过弧形刻度尺测量;所述空心垂直圆柱体以及7字形连接体上均设有显示长度的刻度。本实用新型装置可在术前进行穿刺操作练习,在术中可结合C臂机透视精准定出实际穿刺点和穿刺角度,且结构简单,操作简易,穿刺精准度高,减少手术时间,适合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微创手术用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腰椎椎间孔镜后外侧入路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1997年美国华裔yeung研制出脊柱内窥镜系统,开启了脊柱微创技术的时代。2003年德国Hoogland实用新型了TESSYS技术,使脊柱微创椎间孔镜技术更加成熟。我国学者白一冰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BEIS技术,使椎间孔镜技术更加标准、规范。椎间孔镜手术具有局麻、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我国已广泛应用,临床效果良好。但穿刺的时间和穿刺是否到达靶区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即使是熟练掌握椎间孔镜技术的医师,穿刺时间也要15分钟以上。大多术者穿刺操作是在C臂机引导下依靠经验和手感,需要反复多次透视调整。一方面反复穿刺造成副损伤,手术时间长、增加患者痛苦;另一方面也容易对术者造成射线暴露;有时难以达到理想靶区选择“退而求其次”,最终影响手术效果,增加学习成长曲线和挫败感。因此,如何在术前选择理想恒定的穿刺路径,在术中提高穿刺的准确性和减少穿刺时间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也有一些文献公开了用于椎间孔镜穿刺定位的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20459289.1,公告号CN 209826909 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椎间孔镜定位穿刺系统”;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1487779.4,公告号CN 208989075 U,实用新型名称为“椎间孔镜下穿刺定位器及脊柱微创定位系统”;中国专利申请号201820252023.5,公告号CN 208582511U,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新型三轴调节式精准脊柱穿刺定位装置”等。虽然这些公开的文献可解决椎间孔镜穿刺定位的一些问题,但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缺点:1.装置结构设计复杂,原理较难理解和掌握,实际运用时反而影响操作时间;2.需要借助3D重建技术,难以在各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推广;3.术前测量跟术中患者体位变化后“实地数据”有偏差,穿刺准确性受影响;4.设计没有很好的医工结合,有些装置实际运用时会出现射线遮挡影响穿刺;5.通过术前测量的数值,需要经过复杂数学计算才得出穿刺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椎间孔镜穿刺定位装置,该装置能根据术前常规影像设备测量的数据调节穿刺的角度,便于术前穿刺练习操作,术中能精准快速完成穿刺定位操作。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椎间孔镜穿刺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空心垂直圆柱体、7 字形连接体和定位器,7字形连接体的一端设有套筒,空心垂直圆柱体穿过套筒并固定在套筒上,7字形连接体与空心垂直圆柱体之间呈相互垂直排布,空心垂直圆柱体的底部固接十字形支架,且空心垂直圆柱体与十字形支架均设有相连通的通孔,十字形支架上设有弧形量角器,7字形连接体绕空心垂直圆柱体旋转的角度可通过弧形量角器测量;7字形连接体的另一端安装有滑块,滑块上固定有弧形刻度尺,滑块与定位器之间形成可拆卸连接,定位器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限位通道,定位器的限位通道与7字形连接体之间的夹角可通过弧形刻度尺测量;所述空心垂直圆柱体以及7字形连接体上均设有显示长度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套筒或7字形连接体上设有可随7字形连接体旋转的指针,所述指针位于弧形量角器的上方,并可显示其旋转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7字形连接体的一端呈弧形弯头,该弧形弯头与套筒之间形成固定连接或连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未经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14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易燃易爆环境内隔爆型配电柜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散射型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