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水机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供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1109.2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1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伟;车锦波;欧阳德才;冯至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H02N11/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14 | 代理人: | 熊靖宇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水 余热 回收 装置 供电 | ||
一种开水机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供电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平行布设有三根导热管,分别为设置在中间的、与开水机冷凝水连通的热水导热管和设置在热水导热管两侧的、与常温自来水连通的冷水导热管,相邻导热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安装有温差发电片组,所述温差发电片组由多片温差发电片沿间隙长度方向排列后再串联而成,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一面贴装在冷水导热管上,另一面贴装在热水导热管上。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节能环保,噪音小,工作周期可达10年以上,维修少、无运动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节能效果显著提高,具有节约能源的实质性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水机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曾提出发展节能技术,鼓励企业、老百姓节能,国内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技术多注重科研研发,更注重于对大型设备的大量余热进行回收利用,而对于生活中小细节缺乏关注。开水器是一种应用于各种场合的常见设备,以满足人们的开水饮用需求,开水机数量庞大,产水量多,相应产生的蒸汽量也比较多,蒸汽带走的余热资源严重浪费。
现有开水器余热回收装置主要是蒸汽热量用于预热开水机进水冷水,采用套管式换热器,蒸汽和进水进行逆流换热,进行一级能量回收,蒸汽被冷凝后直接排出。实践调查显示:这类一级能量回收装置利用了部分蒸汽热量,但排出的冷凝水温度仍高达70℃~85℃,可能还会存在未来得及冷凝的蒸汽,存在于冷凝水中的低品位余热资源如果持续采用热-热能量交换的方式去回收,对管道的导热性能要求更高,由于导热热阻的硬性存在,使回收率无法进一步提高,并会增大换热面面积,使经济效益不增反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节能环保的开水机余热回收装置及余热供电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采用如下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开水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2,所述箱体12内平行布设有三根导热管8,分别为设置在中间的、与开水机冷凝水连通的热水导热管和设置在热水导热管两侧的、与常温自来水连通的冷水导热管,相邻导热管8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安装有温差发电片组,所述温差发电片组由多片温差发电片11沿间隙长度方向排列后再串联而成,所述温差发电片11的一面贴装在冷水导热管上,另一面贴装在热水导热管上。
作为上述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箱体12一端开设供第一冷水出水管4、第二冷水出水管5以及热水进水管6通入的导通孔,箱体12的另一端设置供第一冷水进水管1、第二冷水进水管3以及热水出水管2通入的导通孔,箱体12两端的导通孔的位置相互对应,两两成对,三根导热管8设置在成对的两导通孔之间,所述第一冷水出水管4与第一冷水进水管1分别连接在一根冷水导热管的两端,第二冷水出水管5和第二冷水进水管3分别连接在另一根冷水导热管的两端,热水进水管6和热水出水管2分别连接在热水导热管的两端。
本实施方式通过箱体可以固定在开水机上,开水机处在工作状态产生开水时,就会有蒸汽产生,由开水机储水箱上部的汽水分离器分离出蒸汽,蒸汽进入排出管道,经过开水机内部的热能一级回收装置后,蒸汽在套管式换热器中被冷凝,冷凝后的热水进入热水导热管,然后再流出箱体排出。开水机在烧水的同时,经过三级过滤装置的自来水进入冷水导热管,然后再通过合流三通阀10汇流后导入开水机中烧水。而冷水导热管和热水导热管之间的间隙内放置温差发电片11,这样给冷水一个预热的同时,冷、热水在导热管中流动传热的同时也提供温差发电片11两端温差,使得温差发电片11在温差作用下产生电能,实现开水机冷凝水余热的热电转换。
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箱体12为保温箱,所箱体内壁设有保温层。从而减少散热损失。
本实施方案中,热水导热管和冷水导热管内热水与冷水流方向相反布设,所述导热管8为黄铜管。
本实施方案中,所述热水导热管和冷水导热管采用弹性夹具相互固定。这样温差发电片与热水导热管和冷水导热管固定紧密,使得发电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11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贴膜的周缘防碎结构
- 下一篇:一种整包爆珠卷烟无损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