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呼吸功能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1083.1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54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曹媛媛;叶向红;谢业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18 | 分类号: | A63B23/18;A61L11/00;A61L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尹慧晶 |
地址: | 210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传染 性疾病 呼吸 功能 训练器 | ||
一种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呼吸功能训练器,通过气体容纳腔、消毒液容纳腔和气道的配合,形成的自然吸气模式和训练吸气模式,能够通过进气塞的打开和关闭进行模式切换,方便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强度的调整,有效训练吸气肌;通过消毒液容纳腔的设置,将排出的废气通过消毒液进行净化过滤,能够通过消毒液的更换,适应不同疾病的废气处理,减少呼吸性疾病的传染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呼吸功能训练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肺功能障碍会要求患者进行呼吸训练。人在正常吸气时,横膈膜收缩和外肋间肌收缩,当用力吸气时,还需吸气辅助肌,如斜方肌、斜角肌的协助,这些肌肉收缩的结果使得胸阔上举,胸腔空间扩大到极限,因此能够对吸气肌进行锻炼。
但是,由于肺部问题常有传染性疾病,现有的呼吸训练没有解决废气净化、消毒的问题,排气有污染环境、引起传染的隐患,无法应用于传染性肺炎的辅助治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呼吸训练器的废气净化、排出问题,提出一种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呼吸功能训练器,能够进行呼吸模式转换,有效训练吸气肌,同时,通过消毒液容纳腔的设置,能够根据疾病更换消毒液体,有效净化废气,减少呼吸性疾病的传染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呼吸功能训练器,该训练器包括气体容纳腔、消毒液容纳腔、气道和充气面罩;
所述的气体容纳腔包括内腔和活塞,前述内腔为倒梯形结构,内腔的底部开设训练进气口,该训练进气口安装有训练进气口塞,活塞设置于内腔内,该活塞为倒梯形结构,尺寸与内腔的底部匹配,能够在气流作用下在内腔中上下移动;
所述的消毒液容纳腔的顶部或者侧壁设有消毒液注入孔,该消毒液注入孔作为出气口连通外界空气,
所述的气道包括自然进气管、自然进气管塞、联通管、面罩接口管和出气管,所述面罩接口管包括接口进气管和接口出气管;自然进气管的一端作为进气口连通外界空气,该进气口设有自然进气管塞,自然进气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联通管的一端和接口进气管的进气端,所述联通管的另一端穿过气体容纳腔的顶部至内腔;所述接口进气管的出气口、接口出气管的进气口连通,且通过管路与充气面罩连接,接口进气管的出气口连接出气管的一端,出气管的另一端穿过消毒液容纳腔的顶部延伸至腔体内放置的消毒液内;
所述接口进气管和接口出气管内分别设有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容纳腔和消毒液容纳腔的外壁轴向分别设有第一刻度线和第二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的气体容纳腔的外壁上方设有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气管位于消毒液容纳腔以外的管道上设有防误吸结构;所述的防误吸结构为直径大于出气管的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的防误吸结构的上下方管路上分别设有出气单向阀。
进一步地,消毒液注入孔内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消毒液容纳腔的底部设有消毒液排出口;前述消毒液容纳腔的底部形成斜面,向消毒液排出口位置降低。
进一步地,消毒液容纳腔的顶部设有盖板,消毒液容纳腔内放置顶部开口、能够整体更换的消毒液容纳盒。
进一步地,气体容纳腔和消毒液容纳腔的上表面均设有背带卡扣,能够卡装背带,供病患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然进气管和训练进气口,形成自然吸气模式和训练吸气模式,通过训练进气口塞、自然进气管塞的打开和关闭进行模式切换,方便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强度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10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作滑板砖用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山地质污染土壤修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