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1069.1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2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叶磊;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磊 |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08;E02F3/12;E02F3/14;E02F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冯铁惠 |
| 地址: | 225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工程 循环 清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清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绕设有轮带,轮带上安装有呈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清淤桶,第一框架上设有驱动组件。该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轮带运行,轮带上的多个清淤桶随之一同运转,底部的清淤桶盛有淤泥后,被向上提升,上升到最顶端后,绕过主动带轮,再下降,并将清淤桶内带上的淤泥倾倒而下,清淤桶随着轮带的运行一直循环往复,达到清淤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清淤装置管道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中,通常进行清淤工作。现有的清淤装置通常是使用泵将淤泥抽吸上来,实际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管道堵塞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盛放桶;所述底板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上固定有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之间连接有横梁,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设置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绕设有轮带,轮带上安装有呈间隔均匀分布的多个清淤桶,第一框架上设有用于带动轮带运行的驱动组件;清淤时,将轮带的底部插入淤泥中,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主动带轮转动,通过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配合,进而带动轮带运行,轮带上的多个清淤桶随之一同运转,底部的清淤桶盛有淤泥后,被向上提升,上升到最顶端后,绕过主动带轮,再下降,并将清淤桶内带上的淤泥倾倒而下,落入盛放桶内,清淤桶随着轮带的运行一直循环往复,达到清淤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清淤装置管道堵塞的问题。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皮带和转轴;
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一框架上,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二皮带轮,主动带轮的转轴上设有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与第二皮带轮传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驱动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转动,利用转轴带动主动带轮转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轮带上设有支座和垫块,清淤桶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块,铰接块铰接安装在支座上;通过支座与铰接块的铰接配合,使得清淤桶可以旋转,提升时,由于清淤桶的重力作用,清淤桶的侧壁紧贴在垫块上,下降时,清淤桶与垫块脱离,便于倾倒出清淤桶内的淤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转动连接有轮座,轮座上安装有移动轮;通过移动轮可以方便移动该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连接座与轮座的转动配合,方便该水利工程用循环式清淤装置的转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盛放桶上设有导流斜板;清淤桶倾倒而出的淤泥落在导流斜板上,沿着导流斜板流入盛放桶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盛放桶内设有斜坡,盛放桶的侧壁底部设有排出管,排出管上安装有阀门;打开阀门,盛放桶内的淤泥从排出管排出,利用斜坡便于彻底排出盛放桶内的淤泥,以便进行转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磊,未经叶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10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