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及自动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0981.5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8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达;李凯鹏;王巍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7/00 | 分类号: | F16D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变速器 油泵 中间 制动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及自动变速器,该中间轴制动器包括液压泵和控制阀,液压泵包括泵壳、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压油腔、吸油腔、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泵壳内,从动齿轮与泵壳转动连接,主动齿轮固设于中间轴且与从动齿轮啮合;压油腔和吸油腔分别位于主动齿轮两侧,且主动齿轮能够将吸油腔中的油液泵送至压油腔;第一油管连通吸油腔和集油盘;第二油管连通压油腔和集油盘,控制阀设置于第二油管且用于控制第二油管的开度。当控制阀控制第二油管的油液流量瞬时减小时,压油腔内油压迅速增加,进而对主动齿轮产生反向制动力矩,可实现对中间轴的制动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及自动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商用车自动变速器(AMT)中间轴制动器均为气缸活塞与湿式摩擦片组合结构,变速器在升挡时高压气通过活塞挤压摩擦片组,进而产生制动力矩,在制动结束后高压气排出,活塞复位。以上结构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湿式摩擦片存在拖曳力矩,在制动器不工作时造成效率损失;二是制动系统为气动控制,且传动环节较多,系统响应存在迟滞,影响制动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及自动变速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自动变速器中间轴制动器,采用气动控制,传动环节较多,系统响应存在迟滞,影响制动效率的问题。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该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包括设置于变速器的中间轴上的液压泵以及控制阀,所述液压泵包括:
泵壳;
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泵壳内,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泵壳转动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且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压油腔和吸油腔,分别位于所述主动齿轮两侧,且所述主动齿轮能够将所述吸油腔中的油液泵送至所述压油腔;
第一油管,连通所述吸油腔和集油盘;
第二油管,连通所述压油腔和所述集油盘,所述控制阀设置于所述第二油管且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油管的开度。
作为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泵还包括隔板,所述从动齿轮为齿圈,所述齿圈的内径大于所述主动齿轮的外径,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与所述齿圈啮合,另一侧与所述齿圈之间形成空隙,沿所述齿圈的圆周方向,所述空隙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所述第一段形成所述吸油腔,所述第三段形成所述压油腔,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段且所述隔板将所述吸油腔和所述压油腔分隔。
作为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呈月牙状。
作为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具有圆弧形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所述内侧面与所述主动齿轮的外周面贴合,所述外侧面与所述齿圈的内周面贴合。
作为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为电液比例阀。
作为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阀为两位两通阀。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变速器,包括上述任一方案中的自动变速器油泵式中间轴制动器。
作为自动变速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集油盘和所述液压泵均设置于自动变速器的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09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兽医野外器具清洗装置
- 下一篇: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装置及移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