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耳棒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0908.8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51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孙明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明发 |
主分类号: | A61F11/00 | 分类号: | A61F1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盛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99 | 代理人: | 李光林 |
地址: | 2627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耳棒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粘耳棒,包括棒体,棒体端部安装有可黏附耳屎及碎屑的粘接部,棒体端部设置有将粘接部固定的定位部件,粘接部通过定位部固定安装在棒体端部。本粘耳棒设置有固状胶体材质的粘接部,通过粘接部可有效将耳洞内的耳屎黏附取出,且在操作过程中,粘接部较为柔软,不会伤及耳洞内壁,在清理过程中较为舒适。综上所述,本粘耳棒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适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耳棒。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耳勺或者棉棒来清洁耳部,通过将耳勺或者棉棒伸进耳朵内,转动、挖、拉即可将耳朵内部的分泌物清理出来,快捷方便。但是耳勺或者棉棒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耳勺为硬质材料,在挖耳屎的过程中需要耳勺在耳洞内转动、挖、拉,此过程耳勺容易刺痛耳洞及挖伤侧壁,尤其是对喜欢多动的儿童进行耳部清理时,极易损伤耳洞;在使用棉棒挖耳屎时,由于棉棒附着力不强,难以将耳屎从耳洞内壁取下,又如,耳洞较深,内部较为黑暗,在清洁耳部时看不清耳洞深处的情况,不便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粘耳棒,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替代传统金属、塑料等硬性材质,使用时较为安全舒适,可有效避免对儿童、婴幼儿进行耳部清理时造成损伤,且清理效果较好,适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粘耳棒,包括棒体,所述棒体端部安装有可黏附耳屎及碎屑的粘接部,所述棒体端部设置有将粘接部固定的定位部件,所述粘接部通过定位部固定安装在棒体端部。
通过上述设置,在进行耳部清理时,通过棒体将粘接部伸入到耳洞内,转动棒体时粘接部可将耳屎粘住从而取下,在此过程中,粘接部不伤耳洞侧壁,舒适且粘耳屎效果较好。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棒体端部的尾勾,所述尾勾为棒体端部设置有槽口构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棒体端部侧壁的侧柱,所述侧柱沿棒体侧壁均匀设置有多个。
粘接部为固状胶体,通过上述设置,在生产过程中将粘接部安装在定位部件上,粘接部可与棒体牢牢固定,便于使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接部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在粘接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接部表面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在粘接部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
通过上述设置,由于耳道内部凹凸不平,在清理过程中粘接部可对耳屎起到良好的粘接效果,便于耳洞的清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定位部件包括设置在棒体端部的第一限位端与第二限位端,所述粘接部设置有通孔,所述棒体与通孔滑动配合,所述粘接部位于第一限位端与第二限位端之间。
第一限位端位于棒体端部,第一限位端为锥形。
通过上述设置,粘接部可与棒体拆卸,便于更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接部侧壁设置有第一凸肋,所述第一凸肋呈环形设置在粘接部侧壁,所述第一凸肋在粘接部侧壁设置有多个。
通过上述设置,粘接部在伸入耳洞后沿耳洞来回移动,可将耳洞内壁的耳屎黏住取下,便于进行清理工作。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粘接部侧壁设置有第二凸肋,所述第二凸肋为螺旋形状设置在粘接部侧壁。
第二凸肋设置为螺旋形状,粘接部在耳洞内转动时可将部分黏住后从耳洞转出,便于清理。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棒体包括支杆与连接杆,所述定位部件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支杆顶部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过盈配合安装在连接孔内。
通过上述设置,可将连接杆与支杆安装或者拆卸,便于更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明发,未经孙明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090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拍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供应室器械消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