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冠肺炎病人咽部分泌物取材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200864.9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16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段劲锋;段阳;裴禹淞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阳 |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 地址: | 110086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肺炎 病人 部分 取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分泌物设备,特别涉及新冠肺炎病人咽部分泌物取材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口腔内支桶、取材管和取材管保护套,口腔内支桶的一端为半圆弧状桶盖,桶盖上设有取样孔,口腔内支桶的另一端为开口结构;取材管一端为漏斗状开口,漏斗状开口内设有过滤海绵,取材管的另一端为开口;取材管保护套套在取材管上,取材管保护套的一端与漏斗状开口接触,取材管保护套的另一端设有封闭盖。采用新冠肺炎病人咽部分泌物取材器装置能够快速进行咽拭子取材,减少医护人员劳动负荷,提高劳动效率和成功率;避免病人在医院公共场所传染给医务工作者的机会,极大保护医院其他就医者和医护人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分泌物设备,特别涉及新冠肺炎病人咽部分泌物取材器装置。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高危新发传染病,蔓延迅速,隐蔽性强,发病具有隐匿性、突发性和高度传染性,对人民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者迅速进展至危重型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和凝血功能障碍等,引发细胞因子风暴,导致患者多器官功能衰竭。有研究显示,该病病死率约达2.38%,基本传染数RO为3.77。正常人咽峡部培养应有口腔正常菌群,而无致病菌生长。咽部的细菌均来自外界,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和其他外部因素下可以出现感染等而导致疾病。因此,咽部拭子细菌培养能分离出致病菌,有助于病毒、白喉、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等的诊断。临床标本采集包括病人的咽拭子、下呼吸道标本、支气管分泌物,支气管儿吸取物、肺泡灌洗液和血清标本。标本因尽量采集病例发病早期的呼吸道标本,尤其是下呼吸道标本、发病七天内急性期血清以及间隔二至四周恢复期血清。同时采集上、下呼吸道标本,优先采集下呼吸道标本。
新冠肺炎其临床诊断最终需要咽拭子核酸检查,若为阳性即可确诊,但是阴性结果具有典型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特点及接触史,仍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目前咽拭子核酸检测仍然是临床诊断金标准。但咽拭子检查因各种因素(操作者及患者配合程度)可能造成假阴性,所以咽拭子的取材至关重要,目前仍靠人工进行取材,不仅风险大容易造成医护人员感染,还有可能造成漏诊。提高咽部分泌物的检查准确性和取材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尤其是上下呼吸道分泌物取材。
目前由于该病刚出现,在医院没有这样产品应用,省市医院目前急需解决问题。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新冠肺炎病人在医院和救护期间的交叉感染问题,尤其对医护人员的感染问题,采用新冠肺炎病人咽部分泌物取材器装置能够快速进行咽拭子取材,减少医护人员劳动负荷,提高劳动效率和成功率;避免病人在医院公共场所传染给医务工作者的机会,极大保护医院其他就医者和医护人员。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新冠肺炎病人咽部分泌物取材器装置,该装置包括口腔内支桶、取材管和取材管保护套,口腔内支桶的一端为半圆弧状桶盖,桶盖上设有取样孔,口腔内支桶的另一端为开口结构;取材管一端为漏斗状开口,漏斗状开口内设有过滤海绵,取材管的另一端为开口;取材管保护套套在取材管上,取材管保护套的一端与漏斗状开口接触,取材管保护套的另一端设有封闭盖。
进一步的,取材管上设有外接管口,外接管口通过橡胶管与抽吸负压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整体呈筒状的口腔内支桶为透明材质,口腔内支桶上的向外凸出的半圆弧状桶盖的中心位置设有取样孔。
进一步的,口腔内支桶分为三个型号,直径分别为3-4cm、4-5cm和5-6cm,口腔内支桶的长度为2-3cm、3-4cm和4-5cm;桶盖的弦高为1.0-2.0cm,口腔内支桶中央的取样孔的直径为1-2cm。
进一步的,取材管的长度为4-6公分,直径为0.2-0.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阳,未经段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08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