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场液体肥施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200512.3 | 申请日: | 2020-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4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练植婵;冯文谦;李有建;邱锦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A01G31/02;C05F9/04;C05G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朱艳虎 |
地址: | 527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场 液体 施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养殖场液体肥施用系统,包括供液机构、供水机构、混合机构和电控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池和搅拌组件。供液机构包括沼液池和沼液过滤组件。沼液池与混合池连通,供水机构与混合池连通。电控机构包括电控模块、混合池液位计和电导率检测仪。混合池液位计和电导率检测仪均设在混合池上,以实时监控混合池内液体肥的液面高度和管控指标浓度。通过沼液过滤组件将原沼液分离成施用沼液和沼渣,再将施用沼液输入至混合机构中,同时供水机构将清水输送至混合机构中。混合池内的搅拌组件将施用沼液和清水调合成液体肥,并在电导率检测仪上将管控指标浓度以数值的形式显示,十分直观、便捷,极大地提高了液体肥施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肥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养殖场液体肥施用系统。
背景技术
附着国家对畜禽养殖业粪污治理的不断加强,并提出规模养殖场粪污治理及利用配套设施率达100%的要求,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在全国范围逐步推进。目前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场均配套完善的粪污处理设施,如建立完善的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均经有效处理后,达到资源化利用的要求。但众多养殖场均存在末端施用难题,如何规范、便捷、科学地充分利用液体粪污,对提高养殖场液体肥施用效率、有效推进资源化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在现阶段,国内对水肥一体化应用设备的研究较成熟,但只限于化肥等水溶性施用肥,且施用设计粗放,欠缺简化智能元素。对于液体肥一体化施用暂未有较完善的技术,主要表现为结构简单,对使用浓度、使用量等暂未有规范的配套设施,对施用配套也未有相关的技术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场液体肥施用系统,以克服关联技术中对于液体肥的利用及管控指标浓度控制未有规范的配套设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养殖场液体肥施用系统,包括用于提供施用沼液的供液机构、用于提供清水的供水机构、用于将施用沼液与清水调合成液体肥的混合机构以及用于调控液体肥的施用浓度的电控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池以及设置在混合池内的搅拌组件;所述供液机构包括沼液池和沼液过滤组件;所述沼液过滤组件设置在沼液池内,将原沼液分离成施用沼液和沼渣;所述沼液池与混合池连通,并将过滤出的施用沼液输送至混合池中;所述供水机构与混合池连通,并将清水输送至混合池中;所述电控机构包括电控模块以及分别与电控模块电性连接的混合池液位计和电导率检测仪;所述混合池液位计和电导率检测仪均设置在混合池上,以实时监控混合池内液体肥的液面高度和管控指标浓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养殖场液体肥施用系统,通过沼液池内的沼液过滤组件将原沼液分离成施用沼液和沼渣,再将施用沼液输入至混合机构中,同时供水机构将清水输送至混合机构中。混合池内的搅拌组件将输入的施用沼液和清水调合成液体肥,并在电导率检测仪上将管控指标浓度以实时数值的形式显示,十分直观、便捷。当测定值高于预设上限值时,关闭供液机构,打开供水机构;当测定值小于预设下限值时,打开供液机构,关闭供水机构;当测定值介于预设下限值和预设上限值之间时,供液机构和供水机构均打开。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液体肥管控指标浓度的精确度,以及液体肥对植物的施用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沼液池上的沼液池液位计;所述供液机构还包括原沼液进水管、原沼液进水泵、沼液出水管和沼液出水泵;原沼液进水管与所述沼液池连通;原沼液进水泵与原沼液进水管连通,并与所述电控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沼液池液位计检测并反馈信号至电控模块,由电控模块控制所述原沼液进水泵的启停;沼液出水管的一端与沼液池连通,另一端与混合池连通,且沼液出水管的设置高度高于所述原沼液进水管;沼液出水泵与沼液出水管连通,并与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所述混合池液位计和电导率检测仪检测并反馈信号至电控模块,由电控模块控制所述沼液出水泵的启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沼液过滤组件包括设于沼液池内并位于原沼液进水管上方的多层过滤网;多层所述过滤的网孔径目数由下至上依次递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200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