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氩离子激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9941.3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5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任斌;马庆;罗向东;杨春雷;李栋宇;刘娟;鲁江涛;赵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东市德聚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3/041 | 分类号: | H01S3/041;H01S3/101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卢海洋 |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离子 激光器 | ||
一体化氩离子激光器,包括靶室(12),靶室(12)内固定设激光器(7),激光器(7)通过透镜(6)与激光通道(5)连接;激光通道(5)内设有聚光透镜(1)和固体靶(16);激光通道(5)端部设气环(11),气环(11)两端分别连接通气管(15)和离心式通风机(2)。通气管(15)从激光通道(5)中穿过。离心式通风机(2)上还设有电磁阀(3)。气环(11)通过离子引出管(9)连接离子线性加速器(18);激光通道(5)和通气管(15)均通过导热硅胶(13)设螺旋形换热管(14),螺旋形换热管(14)连通进水口(20)和出水口(4)。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振动,并降低散热噪音,提高激光器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化氩离子激光器。
背景技术
氩离子激光器以惰性气体氩离子为工作物质并在离子能级间由受激发射产生激光的典型离子激光器。在大电流的电弧光放电或脉冲放电的条件下工作。输出蓝绿波长(0.5145和0.4880 )采用直流放电方式激励,使氩原子电离并激发,从而输出各种波长的可见激光。氩离子激光器有输出功率高、光束质量极佳等特点。主要用途为激光显示、信息处理激光光谱研究,以及在医学上用作眼科治疗、内腔肿瘤治疗的“光刀”及全息照相、光谱分析和医疗及工业加工等。现有氩离子激光器散热量大,需要在气体循环流道内安装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冷水机连接形成冷却水循环系统进行热交换以保证工作气体的温度。热交换器在工作时难免会产生振动。影响激光器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体化氩离子激光器,包括靶室,靶室一侧固定设激光器,激光器通过透镜与激光通道连接;激光通道内设有聚光透镜,聚光透镜前方设固体靶,固体靶通过绝缘座设在激光通道内;激光通道端部设气环,气环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通过管道与通气管一端连接,通气管从激光通道中穿过,通气管另一端与离心式通风机连接;离心式通风机通过二通管分别连接电磁阀和出气口;气环端部连接离子引出管,离子引出管延伸至靶室的外侧,离子引出管的端部设离子线性加速器;激光通道和通气管端部均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靶室内,激光通道和通气管外端面均设导热硅胶,导热硅胶上设螺旋形换热管,螺旋形换热管的进出口分别固定在绝缘支架上,并分别通过管道与进水口和出水口连通。
进一步的,电磁阀与氩离子源连通。
进一步的,聚光透镜中部设有激光穿过的孔。
进一步的,靶室侧面设真空管道,真空管道与真空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形换热管缓解水流冲力,减少振动,并降低散热噪音,通过导热硅胶进一步减少散热带来的振动,有效提高激光器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有效,生产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聚光透镜,2.离心式通风机,3.电磁阀,4.出水口,5.激光通道,6.透镜,7.激光器,8.出气口,9.离子引出管,10.进气口,11.气环,12.靶室,13.导热硅胶,14.螺旋形换热管,15.通气管,16.固体靶,17.真空泵,18.离子线性加速器,19.真空管道,20.进水口,21.绝缘座,22.孔,23.绝缘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东市德聚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启东市德聚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9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