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9630.7 | 申请日: | 202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2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禄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禄壮 |
| 主分类号: | E04F21/12 | 分类号: | E04F21/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22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墙面 喷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腔,储料腔内存放有墙面喷涂的原料;所述储料腔的一侧上端部通过进料管连接有入料斗,进料管弯折布设,储料腔内布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转轴弯折布设,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储料腔的内侧,转轴传动连接有电机,电机安装于储料腔的上端面。所述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通过在储料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使得喷涂原料在储料腔内混合均匀,确保墙面喷涂的质量;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上方活动连接有站立台,便于作业人员调整喷头的出料位置,进而一次喷涂大区域的墙面,提升实际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喷涂机,是采用喷涂技术的专用涂装设备,原理是控制气流瞬间推动配气换向装置换向,从而使气动马达的活塞作稳定连续的往复运动,对吸入的涂料增压,经高压软管将涂料输送到喷涂机的喷枪内,由喷枪将涂料瞬间雾化后释放到被涂物体表面。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喷涂机没有设置搅拌装置,喷涂的原料在储料腔内放置容易发生自沉淀,影响墙面喷涂的质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包括基座,基座的上端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储料腔,储料腔内存放有墙面喷涂的原料;所述储料腔的一侧上端部通过进料管连接有入料斗,进料管弯折布设,储料腔内布设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轴,转轴弯折布设,转轴通过轴承安装于储料腔的内侧,转轴传动连接有电机,电机安装于储料腔的上端面;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储料腔内侧布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开有贯通的转动槽,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块,转动块与转动槽配合安装,转轴延伸至连接座的下方且均匀布设有多个搅拌叶片;所述储料腔的一侧下部通过接头安装有输送管,输送管背离储料腔的一端连接有喷头,输送管上连接有输料泵,输料泵通过机架安装于基座的上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料泵的一侧布设有升降座,升降座安装于基座的上端面,所述升降座的上端面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侧通过轴承安装有丝杆,丝杆上安装有站立台,站立台与丝杆传动配合,丝杆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电机,电机装配于固定座的内侧;所述站立台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安装架,输送管装配于安装架上且喷头位于安装架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料泵与机架采用螺栓安装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喷头为加压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基座的下端面均匀布设有万向轮,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且成矩形四角位置布设,万向轮上布设有锁紧开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通过在储料腔内设置有搅拌机构,使得喷涂原料在储料腔内混合均匀,确保墙面喷涂的质量;通过在基座上设置有升降座,升降座上方活动连接有站立台,便于作业人员调整喷头的出料位置,进而一次喷涂大区域的墙面,提升实际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中转动块与储料腔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建筑施工用墙面喷涂装置中站立台与固定座连接结构俯视图。
图中:1-基座、2-升降座、3-固定座、4-安装架、5-站立台、6-丝杆、7-输送管、8-输料泵、9-机架、10-喷头、11-储料腔、12-连接座、13-转轴、14-搅拌叶片、15-入料斗、16-进料管、17-万向轮、18-转动槽、19-转动块、2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禄壮,未经陈禄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96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