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髌骨复位及克氏针导向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8191.8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0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孙钰;张振;刘洋;张博友;王静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孙钰 |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A61B17/9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曾志鹏 |
| 地址: | 225001 江苏省扬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髌骨 复位 克氏针 导向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髌骨固定装置,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髌骨复位及克氏针导向固定装置,包括呈L型的主支架和滑动连接在主支架一端并与主支架另一端平行的副支架,主支架和副支架上相对设置L型卡爪Ⅰ,主支架和副支架上还分别滑动连接有2个相对设置的L型卡爪Ⅱ,本实用新型主支架、副支架以及L型卡爪Ⅰ和L型卡爪Ⅱ的设计,能够使解剖结构不规则,关节底面不平整的髌骨实现良好的复位,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术中骨折复位时间,同时避免了因反复复位造成的骨折块及周围软组织血运破坏而影响后期骨折愈合等不良治疗效果,提高了术者及患者的满意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髌骨固定装置,具体是涉及到一种髌骨复位及克氏针导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包埋于股四头肌腱内,是伸直膝关节的重要解剖结构。髌骨骨折占所有骨折的1%~2%,常由股四头肌肌键原发破裂或直接撞击股骨引起。前者多为横形或纵形骨折,后者常引起髌骨粉碎性骨折。而对于其骨折手术而言,准确快速的复位及复位后的克氏针准确快速的打入是整个手术的难点也是关键所在,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是,复位可靠,恢复关节面的光滑特性,坚强固定,早期康复功能锻炼。髌骨骨折如果处理不当可引起骨折不愈合、关节粘连、创伤性关节炎、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在髌骨骨折时,受股四头肌的牵拉,骨折端容易产生移位,目前临床术中复位髌骨骨折的装置主要为各式各样的骨折复位钳,包括尖头、弯头、扁头及其他学者自发研制的复位钳装置,但因其多是通过尖式接触髌骨,夹持髌骨的少部分位置且依赖于术者经验及术中X线完成髌骨骨折复位,而由于髌骨周围是连接肌腱软组织,底面不平整,上方为半球型隆起结构,很难达到关节面平整的理想的复位,且术中操作费时费力,术中术者受射线照射频率较多。
在骨折复位完成后,在完成克氏针固定或克氏针固定后螺钉植入的手术操作过程中,术者多通过个人经验,借助术中X线将两枚克氏针打到髌骨的理想位置,此外有少数学者自发研制的克氏针导向器在克氏针打入术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其并不具备骨折复位功能,且定位孔位置,方向走行太过固定,选择性太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髌骨复位定位和克氏针插入的髌骨复位及克氏针导向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包括呈L型的主支架和滑动连接在主支架一端并与主支架另一端平行的副支架,主支架和副支架上相对设置L型卡爪Ⅰ,主支架和副支架上还分别滑动连接有2 个相对设置的L型卡爪Ⅱ。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副支架均为圆柱状,2个L型卡爪Ⅱ通过滑套Ⅰ和滑套Ⅱ滑动连接在副支架和主支架。
更进一步地,2个所述L型卡爪Ⅱ通过连接推动杆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推动杆包括与2个L型卡爪Ⅱ固定连接的连杆Ⅰ和连杆Ⅱ以及与连杆Ⅰ和连杆Ⅱ滑动连接的推杆。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Ⅰ、连杆Ⅱ和推杆与主支架共面设置,所述副支架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推杆一端为螺杆,推杆具有螺纹一侧贯穿滑动槽凸出设置,推杆凸出于滑动槽一侧设置有螺母。
更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杆通过滑槽与主支架滑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杆Ⅱ固定连接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贯穿所述主支架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L型卡爪Ⅰ和L型卡爪Ⅱ竖直方向设置有用于安装克氏针导向头的导孔,所述克氏针导向头上设置有导向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孔为带缺口的圆槽孔,所述导孔下设置有贯穿L型卡爪的开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L型卡爪Ⅰ和L型卡爪Ⅱ上设置有尖刺状卡头,所述尖刺状卡头上侧设置有20°-40°的倾斜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孙钰,未经张杰;孙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81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