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4359.8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1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毅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4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景观 建筑 墙体 悬挂 种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种植用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后侧分别与两组固定架的前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固定架中位于顶部的固定架底部和位于底部的固定架顶部均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分别与导轨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的后侧与墙体螺接。该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通过灌溉管、过滤盒和盒盖的配合,使得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较易于对种植箱内的土壤进行湿润,避免了因操作者忘记浇水导致植物的枯萎,通过固定管、连接管和引导管的配合,使得多组种植箱中水路的连通较为隐蔽,提高了美观性且减少了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的占用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种植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人们居住、工作的建筑物不断增加,大部分建筑物的外墙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天气炎热时,外墙吸收了大量的外部热量,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增加室内的降温成本。此外,由于城市绿化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人利用建筑外墙体栽种观赏用植物;而栽种植物除了土壤应有充足养分外,定时洒水提供植物充足的水分更是重要,但现代人在生活忙碌的情况下,不易做到每日顾及所栽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也容易发生忘记洒水导致植物枯萎,导致最后放弃栽种植物。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612732U提出了园林城市绿化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位于主体背部,且安装座与主体通过固定方式相连接;所述安装孔通过贯穿方式设置在安装座的顶部;所述种植盆位于主体的上方,且种植盆与主体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连接座位于主体的一侧,且连接槽位于主体的另一侧;所述注水孔贯穿设置在主体的下方;所述通气孔设置在种植盆的底部,且吸水绳与通气孔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主体通过安装座与膨胀螺栓固定在墙体的外壁上;所述水管位于墙体的外部,且水管与墙体通过卡箍相连接;所述导流管位于水管的一侧,且导流管与水管通过连接头相连接,通过设置有集水槽用于储存水,通过吸水绳吸水灌溉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因忘记浇水造成植物死亡的现象,用水量少,节能环保,且无需人工浇灌,实用性强。但是该种园林城市绿化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中导流管设置在主体外部,占用空间较大,且美观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解决了现代人在生活忙碌的情况下,不易做到每日顾及所栽种植物的生长状况,也容易发生忘记洒水导致植物枯萎,导致最后放弃栽种植物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建筑墙体悬挂式种植装置,包括种植箱,所述种植箱的后侧分别与两组固定架的前侧固定连接,两组所述固定架中位于顶部的固定架底部和位于底部的固定架顶部均开设有滑槽,两组所述滑槽分别与导轨的顶部和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导轨的后侧与墙体螺接,所述种植箱的顶部与盖板的底部卡接,所述盖板内壁的四角分别与四组支架的外侧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支架的内侧均与灌溉管外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灌溉管的底端伸入到种植箱内,所述灌溉管的底端均匀开设有多组渗透孔,所述灌溉管的底部内壁与过滤盒的底部相接触,所述过滤盒的顶部与盒盖的外侧壁卡接,所述灌溉管外表面的底部分别焊接有两组固定管,两组固定管均位于过滤盒的顶部,所述固定管的内壁与连接管外表面靠近灌溉管的一侧螺接,多组所述种植箱内连接管中每两组相邻连接管均通过引导管连通,所述种植箱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避让孔,避让孔的中轴线与连接管的中轴线共线,所述引导管的外表面套接有两组垫圈,所述垫圈的外表面与避让孔的内壁卡接,多组所述连接管中位于左侧的连接管左端内壁与堵头的外表面卡接,所述堵头的左侧与挡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挡板与种植箱左侧避让孔卡接,多组所述连接管中位于右侧的连接管右端内壁与进水管的左端连通。
优选的,所述导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的宽度和高度分别等于固定架的宽度和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毅,未经沈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43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程造价用图纸比例尺
- 下一篇:土木工程结构复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