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气体保护焊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3441.9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9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师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精智能装备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6 | 分类号: | B23K9/16;B23K9/133;B23K9/32 |
代理公司: | 广州辰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13 | 代理人: | 李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气体 保护 焊接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气体保护焊接设备,包括焊接电源、送丝机、焊枪,所述送丝机包括控制器、热丝送丝机构、冷丝送丝机构,所述热丝送丝机构用于将热丝输送到焊枪,所述冷丝送丝机构用于将冷丝输送至焊接处,所述焊接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焊枪连接,所述焊接电源的负极与工件连接,所述焊接电源还与所述送丝机电连接。该保护焊接设备通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运作能够保证热丝与冷丝的送丝平衡,降低了工作人员在焊接时的操作难度,实用性强,适合在本领域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焊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气体保护焊接设备。
背景技术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是利用焊丝与焊件之间的电弧作为热源来熔化焊丝与母材金属,并通过向焊接位置输送保护气体保护熔池形成焊缝。目前普通的气体保护焊工艺在焊接过程,一般为为了提高焊接速度而采用连续大焊接参数进行焊接,导致单位长度焊缝热输入量过高,非常容易造成焊缝、母材热影响区材料性能明显下降及出现缺陷等不良影响。这种焊接方法特别是在焊接管线钢、高强钢、不锈钢等热敏感性强中厚板的材质时,高热输入量对焊接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尤为突出,往往需要面临焊后高热输入造成的大变形、对母材和焊缝的热损伤、焊缝及母材热影响区晶粒粗化、出现延迟裂纹等诸多风险。为了解决焊接效率与焊接质量之间的矛盾,同时降低对焊接操作者的技能要求,需要一款全新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气体保护焊接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气体保护焊接设备,包括焊接电源、送丝机、焊枪,所述送丝机包括控制器、热丝送丝机构、冷丝送丝机构,所述热丝送丝机构用于将热丝输送到焊枪,所述冷丝送丝机构用于将冷丝输送至焊接处,所述焊接电源的正极与所述焊枪连接,所述焊接电源的负极与工件连接,所述焊接电源还与所述送丝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该焊接设备还包括焊接参数收集模块,所述焊接参数收集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参数收集模块包括焊接速度测定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热丝是指通过接通电流产生电弧热的焊丝;
进一步地,所述冷丝是指没有接通电流,只利用熔池产生多余热量熔化的焊丝。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气体保护焊接设备,送丝机包括热丝送丝机构和冷丝送丝机构,由焊接速度测定模块来测定焊接速度,进而根据焊接设备中各方面的参数得出冷丝的送丝量,最后确定冷丝送丝机构的送丝速率。该保护焊接设备通过机械设备的自动化运作能够保证热丝与冷丝的送丝搭配合理,降低了工作人员在焊接时的操作难度;利用焊接过程中多余的热量来融化冷丝,减少能耗,同时也能够降低焊缝的热输入量,提升焊缝性能的同时,也能提升焊接的效率,实用性强,适合在本领域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体保护焊接设备的连接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图中:焊接电源1,送丝机2,控制器21,热丝送丝机构22,冷丝送丝机构23,焊枪3,工件4。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中,一种新型气体保护焊接设备,包括焊接电源1、送丝机2、焊枪3,所述送丝机2包括控制器21、热丝送丝机构22、冷丝送丝机构23,所述热丝送丝机构22用于将热丝输送到焊枪3,所述冷丝送丝机构23用于将冷丝输送至焊接处,所述焊接电源1的正极与所述焊枪3连接,所述焊接电源1的负极与工件4连接,所述焊接电源1还与所述送丝机2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精智能装备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金精智能装备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34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换型的缸体车削夹具
- 下一篇: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