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小儿烧伤多功能治疗床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3296.4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86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叶祖琼;林育南;凌瑞疆;李德绘;汪永莲;王清香;何文娉;李培珍;梁璟瑫;陆立程;韦星宇;梁栋;蒋施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3/00 | 分类号: | A61G13/00;A61G13/10;A61G13/12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杜启杰;江超 |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小儿 烧伤 多功能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小儿烧伤多功能治疗床,其包括:床体;前垫体,其放置在床体的床板的前部;前垫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凹设有一块肩垫槽,肩垫槽的前后两个侧壁的上部各凸设有一个支撑板;肩垫,其底面为平面,肩垫的前后两个侧壁各凹设有一卡槽;肩垫套入到肩垫槽内时,两个支撑板分别卡嵌到两个卡槽内;当肩垫以底面朝下地套入到肩垫槽内时,其顶面高于前垫体的上端面;当肩垫以底面朝上地套入到肩垫槽内时,其底面与前垫体的上端面平齐;后垫体,其放置在床板的后部。本实用新型在床体上放置前后两个垫体,并在前垫体上设置可以选择是拱起还是与前垫体上端面平齐的肩垫,从而可以灵活调节,提高舒适度,便于临床烧伤患儿的救治与护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小儿烧伤多功能治疗床。
背景技术
烧伤一般指热力、电流或腐蚀性化学品引起的皮肤和(或黏膜)甚至其下深层组织的损伤。皮肤被烧伤特别是深度、大面积烧伤后,机体体液丢失严重,全身性炎症反应强烈,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治疗过程复杂,治疗周期长,在院内需要密切监视和细心护理。而由于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对于烧伤患儿的治疗和护理及康复更是需要十分关注。在治疗的过程中,烧伤患儿主要躺在治疗床上进行换药,护理,康复锻炼,并利用灯光照射烧伤部位进行保温和干燥,以便于创面的生长恢复。现有的用于治疗烧伤患儿的治疗床与普通病房的护理床大致相同,其功能单一,无法调节,适应性和舒适性较差,不便于烧伤患儿的用药、排便和康复锻炼等,从而影响医护人员对烧伤患儿的治疗和护理。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小儿烧伤多功能治疗床,从而克服现有的用于治疗烧伤患儿的治疗床的功能单一,无法调节,适应性和舒适性较差,不便于烧伤患儿解大小便,也不便于烧伤患儿的用药和康复锻炼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小儿烧伤多功能治疗床,其中,包括:床体;前垫体,其放置在所述床体的床板的前部;该前垫体的上端面的中部凹设有一肩垫槽,所述肩垫槽的左右两端至少有一端是开口的,且该肩垫槽的前后两个侧壁的上部各凸设有一个支撑板;肩垫,其底面为平面,该肩垫的前后两个侧壁各凹设有一卡槽;该肩垫套入到所述肩垫槽内时,两个所述支撑板分别卡嵌到两个所述卡槽内,以支撑住该肩垫;当该肩垫以底面朝下的方式套入到所述肩垫槽内时,该肩垫的顶面高于所述前垫体的上端面;当该肩垫以底面朝上的方式套入到所述肩垫槽内时,该肩垫的底面与所述前垫体的上端面平齐;以及后垫体,其放置在所述床板的后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床体的床板的中部设置有一排便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肩垫的顶面为向上拱起的弧形面。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垫体的后部向上凸设有一脚踏垫。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垫体包括:第一垫体,其沿前后方向的纵截面呈开口朝后的U形状,且该第一垫体的顶壁的后端位于其底壁的后端的前面;以及第二垫体,其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套设在所述第一垫体的顶壁与底壁之间;所述脚踏垫设置在该第二垫体的后端的中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垫体的底壁的中间凸设有一滑轨,所述第二垫体的底面的中间凹设有一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卡嵌在所述滑轨上的滑槽;且所述第二垫体的后端向后凸设有一位于所述滑轨的上面的锁紧板,所述锁紧板上设置有一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穿过所述锁紧板后顶住所述滑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弧形挂杆,所述弧形挂杆的左右两端各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有一个螺母头;所述床板的前部的左右两个侧壁各设置有一扶手,每个所述扶手上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套设有一个套筒,每个所述套筒的中部向上凸设有一个螺柱;所述弧形挂杆的两端的所述螺母头各与一个所述套筒上的所述螺柱进行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32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清洗的纺织加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外科科室用常用物品收纳放置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