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轮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2712.9 | 申请日: | 202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12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颜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5/00 | 分类号: | A61G5/00;A61G5/10;A61G5/12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轮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轮椅,该技术方案对轮椅的机械构造进行了创新性改良。具体来看,本实用新型将轮椅的后轮和前轮分别搭载于相互套接的方管和伸缩杆上,基于二者的套接结构,可通过调整伸缩杆在方管中的伸缩量来调节前轮位置;基于以上构造,当患者重心过于靠前时,可适当将前轮位置前移,从而避免轮椅前翻。同时,本实用新型对靠背的支撑结构进行了改进,采用了前后两组支撑架,其中前支撑架直接承载靠背,后支撑架对前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并与之构成环形结构,基于这种环形结构,能克服前支撑架在受压时可能出现的变形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轮椅靠背的坚固性和轮椅整体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轮椅。
背景技术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选用轮椅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轮椅的尺寸。乘坐轮椅者承受体重的主要部位为臀部坐骨结节周围、股骨周围、帼窝周围和肩胛骨周围。轮椅的尺寸,特别是座位宽窄、深浅与靠背的高度以及脚踏板到座垫的距离是否合适,都会使乘坐者有关着力部位的血液循环受影响,并发生皮肤摩损,甚至压疮。此外,还要考虑患者的安全性、操作能力、轮椅的重量、使用地点、外观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常规轮椅的承载能力局限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而且其稳定性不够理想。轮椅使用者通常是身体或精神存在一定病态的患者,由于身体协调性或姿态等因素,其重心往往相对靠前,再加之此类人员对身体平衡的调节能力普遍较差,因此,轮椅的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当使用者体态臃肿,体重较大时,上述问题格外突出;而且此类人员对座椅靠背形成较大的压力,长时间瘫坐在轮椅靠背上,容易导致靠背变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轮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轮椅对重心靠前的使用者承载不够稳定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常规轮椅在长时间承载体重较大使用者时,座椅靠背容易发生变形。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轮椅,包括方管,支座,后轮,伸缩杆,前轮,横梁,缸体,座板,前支撑架,靠背,头枕,握把,后支撑架,横连接杆,其中,在方管的后端固定连接有支座,在支座上连接有后轮,伸缩杆插接在方管的前端,在伸缩杆的下端连接有前轮;方管有两根,在两根方管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在横梁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缸体,在缸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座板;前支撑架的下端与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在前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靠背,在靠背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头枕,在前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握把;后支撑架的下端与座板的后端固定连接,后支撑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前支撑架上,后支撑架有两根,在两根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横连接杆。
作为优选,在座板上固定连接有坐垫;在握把上套接有把套。
作为优选,在座板的侧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或围挡。
作为优选,在方管上具有孔洞,在伸缩杆上具有通孔,所述孔洞与所述通孔相互贯通,在所述贯通处插接有销钉。
作为优选,在前支撑架上套接有海绵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未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27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