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拉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2118.X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5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雨薇;陆宇烨;普月;姚文亮;吴淳;杨晓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3B13/20 | 分类号: | F03B13/20;H02K3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成立珍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拉型 漂浮 波浪 发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拉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多个发电单元,每个发电单元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漂舱和没入水面以下的水密箱,漂舱和水密箱之间通过发电单元内连接组件连接,相邻发电单元的漂舱之间通过发电单元间连接组件连接。本实用新型装置整体为网状设计,有助于海平面上大规模覆盖形成有效的波浪能发电站、发电厂,通过规模化组装设计、搭建,使整个发电装置与海浪作用面最大,从而整合每个发电单元产生的小电流,形成有效稳定的电能输出。同时网状结构也能提高发电装置的抗击海上风浪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波浪能发电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抽拉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能量资源,如波浪能、潮汐能、潮流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和海水盐差能。相比于其他可再生能源,波浪能能流密度高,可利用程度高。目前市面上虽有一些波浪能发电装置,但是在抗击海上风浪及稳定输出电流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抽拉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摆脱波浪能发电机制稳定性不高带来电力输出不连续问题的装置,同时可以有效抗击海上风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抽拉型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多个发电单元,每个发电单元包括漂浮在水面上的漂舱和没入水面以下的水密箱,漂舱和水密箱之间通过发电单元内连接组件连接,相邻发电单元的漂舱之间通过发电单元间连接组件连接。
当海浪来袭,一个发电单元的漂舱受海浪浪头影响逐渐抬升,相邻发电单元的漂舱由于惯性呈逐渐下降,发电单元间连接组件既维持两个漂舱的距离,并被带动旋转,使两个漂舱回归至同一水平面。
优选地,发电单元间连接组件为刚性杆类结构件,其两端均伸入相邻两个漂舱内,两端均固连有一个连动齿轮,每个漂舱内均连接有导电体,导电体上设置有能与连动齿轮啮合的齿条,导电体位于漂舱内N极与S极形成的磁场中,连动齿轮与导电体啮合,在波浪能运动带动漂舱上下运动的时候,导电体随发电单元间连接组件一起旋转,并在N极与S极形成的磁场中切割磁力线形成电流,通过缆绳及输出线输出。
优选地,发电单元内连接组件为刚性杆类结构件,发电单元内连接组件的上端与漂舱固连,下端伸入水密箱内,发电单元内连接组件下端连接有竖向的齿条,齿条的两侧边均设置有齿牙,齿条的两侧均设置有一个发电机,发电机的转轴上均连接有从动齿轮,齿条两侧的齿牙与同侧的从动齿轮啮合,在波浪能运动带动漂舱上下运动时,带动发电单元内连接组件下端的齿条相对水密箱上下运动,齿条带动从动齿轮转动,带动发电机的转轴转动,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通过电流输出线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
利用波浪能带动漂舱中连接导体切割磁力线,同时带动发电单元水密舱齿条移动,带动发电机旋转,形成双级电流输出,达到整个发电装置的电流输出稳定效果,实现波浪能-机械能-电能的综合有效利用。波浪能清洁环保,利用波浪能发电对于宏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优选地,发电单元内连接组件下端与水密箱的连接处设置有防水轴套。
优选地,发电单元间连接组件伸入漂舱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漂舱内的铰接架上。
优选地,漂舱的顶端固连有保护支架,保护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保护支架与漂舱的结构相同,漂舱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箱型结构,保护支架亦为无底无盖的长方体壳体结构,保护支架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排水孔,保护支架可以加长漂舱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结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有助于发电装置与海浪充分接触,增大海浪带动齿条移动的距离,产生有效的电能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2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