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干扰的后补暗挖接口连接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90808.1 | 申请日: | 2020-0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86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爱军;王春凯;齐明山;午鹏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38;E21D11/00;E21D1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后补暗挖 接口 连接 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干扰的后补暗挖接口连接构件,包括端部横梁、端部柱、连接构件纵梁、连接构件楼板和连接构件侧墙;连接构件楼板的钢筋与既有地下构筑物的纵向钢筋连接,并在变形缝位置断开;连接构件纵梁的钢筋与既有地下构筑物的纵向钢筋连接;连接构件侧墙与既有地下构筑物的连接处设有新建柱;既有地下构筑物与连接构件的连接部分的围护桩在凿除时均保留相应的围护桩纵向钢筋围护桩纵向钢筋均锚入相应的连接构件楼板内。在施工时,先对既有地下构筑物进行针对性改造,然后分别将连接构件纵梁、连接构件楼板和连接构件侧墙与既有地下构筑物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更加经济、合理、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后补暗挖接口连接构件的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构筑物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微干扰的后补暗挖接口连接构件。
背景技术
在地下工程领域,当项目分期实施时,先实施部分与后实施部分存在接口连接构件,接口连接构件的作用是结构受力的传递、接口防水的密闭。较优的接口连接构件,能够确保接口部位的结构受力安全,能够满足地下构件的变形、防水等使用要求。当后实施的结构采用明挖法施工时,由于施工时的工作面较大,可以灵活地对结构构件进行处理,如改造、扩建或调整受力体系等。但若后实施的结构采用暗挖法施工时,由于暗挖断面受限、工作面受限、受力体系调整困难等原因,无法采取多种接口构件的处理手段,而可能对结构受力安全和使用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安全、合理、较优地布置接口是暗挖法预留工程实施的基础。
本领域相关技术的现状,具体如下:
对于分期实施的暗挖法地下结构,常规的接口做法是,在先实施部分预留好接口连接构件,与先实施的结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接口连接构件的尺寸与后实施结构相匹配,在构件中留好钢筋接驳器。后实施的部分采用暗挖法施工,当暗挖施工到接口位置时,将预留的接口连接构件保护层剥离,钢筋接入之前留好的钢筋接驳器,浇筑成完整的接口连接构件。
但一旦接口条件因某些原因发生变化,比如原接口预留尺寸发生变化、施工工法有所调整、接口位置需要移位等原因,原预留的接口连接构件不能使用,就需要对接口构件进行后补施工。先对已实施的结构在接口部位进行加固,确保要改造部位不参与受力后,然后凿除废弃的接口连接构件,再新增调整后的接口连接构件。若采用上述常规的改造,干扰很大,一是干扰已建好的结构的使用,如论是对既有结构加固或者是凿除,均影响到了既有结构的正常使用;二是干扰新建工程的施工,对原接口构件凿除和新建,事先需要在接口部位进行加固,分为内部受力加固和外部地基加固,外部地基加固与新建暗挖结构是有冲突的,在改造阶段无法进行暗挖施工。
因此在技术快速发展、施工工期紧张、对既有结构和新建施工影响要求日益严苛的情况下,通过对后补的接口连接构件进行优化,使之能够安全、经济、高效地完成,对整个地下工程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微干扰的后补暗挖接口连接构件,实现的目的是解决预埋接口与后期暗挖连通建筑接口位置冲突的矛盾,避免了改造时干扰已建建筑的使用功能,更加经济、合理、安全、高效地完成了后补暗挖接口连接构件的设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微干扰的后补暗挖接口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与既有地下构筑物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包括若干端部横梁、若干端部柱、若干连接构件纵梁、若干连接构件楼板和若干连接构件侧墙;
若干所述端部横梁和若干所述端部柱均用于承担所述既有地下构筑物的荷载;
若干所述连接构件纵梁和若干所述连接构件楼板组成梁板体系,所述梁板体系承担竖直方向的水和/或土荷载,以及自重;
若干所述连接构件侧墙承用于担侧向的水平荷载,并作为连接构件框架体系中楼板的支点;
每一所述连接构件楼板的钢筋分别与所述既有地下构筑物的纵向钢筋连接,并在变形缝位置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08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式试管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新型燃烧室的催化燃烧热水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