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位伞圆骨的固定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90289.9 | 申请日: | 2020-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39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范宝家;张东亮;丁海波;王翔鹏;丁敬堂;萧天佑;曾志超;蔡开展;陈燕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谢世玉 |
地址: | 3622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伞圆骨 固定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定位伞圆骨的固定模块,其中,包括模块主体,所述模块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圆骨的定位槽。所述模块主体呈板状结构,所述模块主体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所述定位槽由第三侧面向第一侧面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第四侧面方向倾斜设置。采用上述结构后,所述所述伞骨在铆接时,先将圆骨固定在定位槽内,对圆骨进行定位,之后在送入铆接机铆接,从而增加圆骨铆接的精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骨模具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定位伞圆骨的固定模块。
背景技术
雨伞,作为一种用于遮阳和挡雨的生活必需用品,在日常中使用非常频繁。雨伞的结构主要由伞骨支撑,如图1-2所示,一般伞骨大多为三折伞骨,其主要由圆骨11、内连接骨12、内主骨13、中连接骨14、中槽主骨15以及支骨16铆接而成。所述圆骨11包括杆体111、铆接头112以及与伞布连接的连接头113,在铆接时,主要通过工人手持杆体111,将铆接头112放至铆接机铆接,这种方法需耗费大量劳动力,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人工操作精准度不足,杆体111为长条圆柱形,铆接时容易偏转而产生不良次品。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定位伞圆骨的固定模块,能够精确定位并固定圆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定位伞圆骨的固定模块,其中,包括模块主体,所述模块主体上设有用于固定圆骨的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主体呈板状结构,所述模块主体包括依次相邻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以及第四侧面,所述定位槽由第三侧面向第一侧面方向延伸并且逐渐向第四侧面方向倾斜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槽段、第二槽段以及第三槽段,所述第一槽段的槽底为圆弧形并且用于容置圆骨底端的连接头,所述第二槽段的槽底为圆弧形并且用于容置圆骨的杆体,所述第三槽段的槽底为平面形并且用于容置圆骨的铆接头。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主体具有与其他模块接触的贴合面,所述贴合面具有相连接的第一平面和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平面由第三侧面向第一侧面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倾斜面由第三侧面向第一侧面方向逐渐向第四侧面方向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的靠近第一侧面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倾斜面并且形成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槽口包括靠近第一侧面第一槽口以及远离第一侧面的第二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主体还设有若干个供铆接机穿入的通槽,所述通槽设在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的正下方。
采用上述结构后,所述伞骨在铆接时,先将圆骨固定在定位槽内,之后再送入铆接机铆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设有定位槽,能够对圆骨进行精确的定位,防止圆骨在铆接过程中移动,并且本新型模块能够与机械手配合,对铆接机自动化送料,从而实现伞骨的自动化铆接,提高铆接效率,并且解放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伞骨连接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圆骨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俯视图。
图5为圆骨与本实用新型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圆骨-11;杆体-111;铆接头-112;连接头-113;铆接孔-114;
内连接骨-12;内主骨-13;中连接骨-14;中槽主骨-15;支骨-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902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体式水力模块
- 下一篇:一种机械手臂用的抓取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