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9195.X | 申请日: | 2020-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5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学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3/12 | 分类号: | A61G13/12;A61B90/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头部 定位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包括床头,所述床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床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床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杆。该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环、控制杆、支撑杆、圆弧板、棉纤维层、圆盘、第一螺纹杆和移动杆,便于通过控制杆转动带动支撑杆向左侧移动,顺便通过圆盘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移动杆向右侧移动,从而使支撑杆和移动杆顶部的圆弧板合拢支撑并托住头部,从而达到便于在神经外科手术时支撑并托住头部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业内常用的现有技术是这样的:在进行神经外科手术时,病人会因为疼痛或者其他原因移动头部。
在进行如此精细的手术时,如果病人头部经常移动,会给医生造成极大的困扰,并且增加手术危险度,不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包括床头,所述床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床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床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控制杆,所述控制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圆弧板,所述圆弧板的表面粘接有棉纤维层,所述控制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杆,所述横板的侧面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床头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且两个固定柱的上表面均与横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杆和第二螺纹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把手,且控制杆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槽。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活动杆的侧面均开设有与第二螺纹杆一端相适配的螺纹孔,两个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移动杆的顶端和支撑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弧板,且四个圆弧板形成圆形。
优选的,所述床头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与支撑杆和移动杆横向移动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床头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与控制杆、圆盘和第一螺纹杆转动的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环、控制杆、支撑杆、圆弧板、棉纤维层、圆盘、第一螺纹杆和移动杆,便于通过控制杆转动带动支撑杆向左侧移动,顺便通过圆盘带动第一螺纹杆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移动杆向右侧移动,从而使支撑杆和移动杆顶部的圆弧板合拢支撑并托住头部,从而达到便于在神经外科手术时支撑并托住头部的效果。
2.该神经外科头部定位支撑装置,通过设置横板、第二螺纹杆和活动杆,便于通过第二螺纹杆转动带动其表面上的两个活动杆相向或相对运动,使活动杆底部的圆弧板夹住患者头部的上半部分,通过更换不同厚度的棉纤维层,使患者感到舒适,便于手术的进行,从而达到便于对进行神经外科手术的患者头部进行固定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91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灭火模拟装置
- 下一篇:金属面板岩棉保温装饰一体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