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8634.5 | 申请日: | 2020-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7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昆;唐清荣;郑永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31/07 | 分类号: | B21B31/07 | 
| 代理公司: | 福州鼎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63 | 代理人: | 陈玉琴;杨慧娟 | 
| 地址: | 3506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辊 轴承 装配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包括轧辊和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同轴排列的推力轴承和圆柱轴承,轧辊端部依次穿过且安装于轴承座的圆柱轴承和推力轴承内,推力轴承靠近圆柱轴承的一端侧设有内、外定位环,推力轴承远离圆柱轴承的一端侧设有定位套和压盖,内定位环和定位套均不向推力轴承中心侧延伸,且推力轴承的内圈壁增厚至直接与轧辊贴触。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定位环和定位套完全置于推力轴承的端部,同时增厚推力轴承的内圈壁,至推力轴承的内圈直接套装于轧辊上,与轧辊贴触安装,如此,增厚的推力轴承内圈的强度更好,可承受更大的轴向力,不易碎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精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冶金钢铁企业热轧厂精轧机中,传统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如图1所示,轴承座200内设有同轴排列的推力轴承201和圆柱轴承202,轧辊100端部依次穿过圆柱轴承202和推力轴承201,推力轴承201靠近圆柱轴承202的一端侧设有内、外定位环(301,302),推力轴承201远离圆柱轴承202的一端侧设有定位套401和压盖402,其中,外定位环302和压盖402与轴承座200安装固定,用以对推力轴承201外圈进行轴向定位,内定位环301和定位套401套装于轧辊100上,用以对推力轴承201内圈进行轴向定位,且内定位环301和定位套401各向推力轴承201一侧延伸有延伸部(3011,4011),内定位环301和定位套401的延伸部(3011,4011)充斥向推力轴承201与轧辊100的间隙。传统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中,为避免工作过程中轧辊100轴承位与推力轴承201间磨损、损伤,其使内定位环301和定位套401轴向向推力轴承201的一侧延伸出延伸部,然后将推力轴承201的内环套装、贴触于内定位环301和定位套401上,从而让轧辊100轴承位不会受到推力轴承201的磨损。然而,长期的生产发现,转动时轧辊100与推力轴承201内环同步转动,轧辊100轴承位几乎不会磨损。
生产中出现的更多的问题是,因轧辊100、轴承座200等结构本身的公差,轧辊100转动过程中对轴承座200具有较大的轴向力,该轴向力主要承受于推力轴承201上,而现有推力轴承内圈壁厚不足,较薄,长期受较大轴向力极易碎裂,导致在线烧辊、卡阻,浪费大量时间来换辊、处理废钢;且辊轴100与推力轴承201间隔着内定位环301和定位套401,辊轴100与推力轴承201间结构越多,越易产生间隙,间隙的产生则进一步增大推力轴承201所受的轴向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
一种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包括轧辊和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同轴排列的推力轴承和圆柱轴承,轧辊端部依次穿过且安装于轴承座的圆柱轴承和推力轴承内,推力轴承靠近圆柱轴承的一端侧设有内、外定位环,推力轴承远离圆柱轴承的一端侧设有定位套和压盖,其中,外定位环和压盖均与轴承座的壳体安装固定、轴向与推力轴承外圈顶触,内定位环和定位套均套装于轧辊上、轴向与推力轴承内圈顶触,内定位环和定位套均不向推力轴承中心侧延伸,且推力轴承的内圈壁增厚至直接与轧辊贴触。
本实用新型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通过将内定位环和定位套完全置于推力轴承的端部,同时使外圈和滚子规格相同的推力轴承,其内圈外径不变、内径缩小,即增厚推力轴承的内圈壁,至推力轴承的内圈直接套装于轧辊上,与轧辊贴触安装,如此,以便相比现有外圈和滚子同样规格的轴承座下,本实用新型推力轴承内圈厚度增大,推力轴承内圈的强度更好,可承受更大的轴向力,而不易碎裂,且推力轴承的内圈直接套装于轧辊上,推力轴承与轧辊间产生的间隙值相对较小,相比传统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推力轴承所受的轴向力更小,这都有效避免了烧辊、卡阻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轧辊与轴承座的装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德盛不锈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8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基坑支护桩
 - 下一篇:一种内分泌病人用服药饮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