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后排座椅及汽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7614.6 | 申请日: | 2020-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9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 发明(设计)人: | 韩海清;颜长深;张晓飞;刘方强;毕美娟;乔俊朋;王爽;徐利;谭吉林;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005 | 分类号: | B60N2/005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排 座椅 铰链 安装 支架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后排座椅及汽车,使其既能满足后排座椅铰链的布置和精度需求,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该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包括:用于后排座椅铰链安装的顶板;用于与车身后轮毂包内板进行焊接的至少一个翻边;连接所述翻边和所述顶板的至少一个搭接板;所述搭接板相对于所述顶板垂直布置,所述翻边与所述搭接板之间弯折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后排座椅及汽车。
背景技术
参见图1,现有后排座椅铰链安装结构主要包括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1、转接支架3和车身后轮鼓包内板2,具体实施过程如下:参见图1,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1通过点焊与车身后轮鼓包内板2连接,后排座椅铰链4与转接支架3通过铆钉连接,然后转接支架3与座椅铰链安装支架1通过螺栓5连接,从而实现后排座椅铰链4在车身上的安装固定。
上述装配方式的缺点在于: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1为封闭结构,成型方式为拉延,由于拉延深度限制,需增加转接支架3来满足后排座椅铰链4的布置位置,结构复杂,累计误差导致整体精度偏低,同时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后排座椅及汽车,使其既能满足后排座椅铰链的布置和精度需求,又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包括:
用于后排座椅铰链安装的顶板;
用于与车身后轮毂包内板进行焊接的至少一个翻边;
连接所述翻边和所述顶板的至少一个搭接板;
所述搭接板相对于所述顶板垂直布置,所述翻边与所述搭接板之间弯折连接。
优选地,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用于对后排座椅铰链进行定位的定位孔以及用于与后排座椅铰链连接的凸焊螺母。
优选地,所述搭接板包括:分别连接在所述顶板的四个侧壁上的第一搭接板、第二搭接板、第三搭接板和第四搭接板;以及
连接所述第一搭接板、所述第二搭接板和所述第三搭接板的第五搭接板;
连接所述第一搭接板、所述第四搭接板和所述第三搭接板的第六搭接板;其中,
所述顶板、第一搭接板、所述第二搭接板、所述第三搭接板、所述第四搭接板、所述第五搭接板和所述第六搭接板共同围设形成具有开口的腔体;
所述第一搭接板、所述第二搭接板、所述第三搭接板和所述第四搭接板分别连接有一个所述翻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后排座椅,包括后排座椅铰链,还包括上述的后排座椅铰链安装支架,其中,所述后排座椅铰链通过螺栓与顶板上设置的凸焊螺母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后轮毂包内板以及上述的后排座椅,其中,所述车身后轮毂包内板和至少一个翻边通过点焊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搭接板相对于顶板垂直布置,搭接板作为提高安装支架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整体高度的部件,使顶板的设置位置能够满足后排座椅铰链在车辆纵向方向上的安装高度要求,因而,可以取消现有技术中的转接支架;在取消了该转接支架后,后排座椅铰链直接与顶板装配,可以提高后排座椅铰链在顶板上的装配精度;进一步来说,后排座椅铰链通过在顶板上的定位孔进行预定位,在通过凸焊螺母和螺栓配合实现后排座椅铰链在顶板上的紧固装配。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后排座椅铰链安装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76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修用墙面涂料清除机
- 下一篇:一种针脚检测成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