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岩溶隧道桩基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7594.2 | 申请日: | 2020-0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6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李鹏飞;裴熊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76;F25D17/02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 |
| 地址: | 55008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岩溶 隧道 桩基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岩溶隧道桩基防护装置,包括内筒、外筒、水泵、冷却箱等部件,内筒的表面焊接设置有加固块,加固块均焊接设置在外筒的内壁,内筒和外筒的底部均无缝卡接有密封盖,外筒一侧的底部嵌入焊接有进水管,外筒的顶部嵌入焊接有输送管,外筒的右侧嵌入焊接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右侧嵌入设置在水泵的左侧,水泵的顶部嵌入设置有吸水管,进水管的内壁嵌套焊接卡环,卡环的一侧铰接有挡板,吸水管的右侧嵌入焊接在冷却箱的左侧,冷却箱的内壁粘接有隔热层,冷却箱的顶部无缝卡接有顶盖,冷却箱的内壁焊接设置有三块隔板。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受力能力不足,降温能力差的问题,且具有良好的受力能力和降温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溶隧道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岩溶隧道桩基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岩溶隧道即地下岩溶洞又称岩溶河,就是在很久以前地底的岩溶流过在岩层中形成的山洞,目前随着旅游也的发展,岩溶隧道也成为旅游景点之一,为了保证岩溶隧道内部的土层的温度,就需要使用桩基支撑在岩溶隧道的内壁,以确保岩溶隧道不会出现坍塌,保证岩溶隧道中游客的安全,而随着岩溶隧道中桩基长时间的使用,桩基由于岩溶隧道中的温度较高,桩基会存在不稳定因素,所以需要桩基防护装置对桩基进行加固,而现有技术中的防护装置,存在受力能力不足,以及由于岩溶隧道温度高于地表温度,温度较高使桩基热胀冷缩的受力对其受力能力造成影响,存在降温能力差的问题。因此,需要在防护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岩溶隧道桩基防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受力能力不足,降温能力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岩溶隧道桩基防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岩溶隧道桩基防护装置,包括内筒、外筒、水泵、冷却箱等部件,前述的内筒的表面焊接设置有若干个加固块,前述的加固块均焊接设置在外筒的内壁,前述的内筒和外筒的底部均无缝卡接有密封盖,前述的外筒一侧的底部均嵌入焊接有进水管,前述的外筒的顶部嵌入焊接有输送管,前述的外筒的右侧嵌入焊接有排水管,前述的排水管的右侧嵌入设置在水泵的左侧,前述的水泵的顶部嵌入设置有吸水管,前述的进水管的内壁均嵌套焊接有卡环,前述的卡环的一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挡板,前述的吸水管的右侧嵌入焊接在冷却箱的左侧,前述的冷却箱的内壁粘接有隔热层,前述的冷却箱的顶部无缝卡接有顶盖,前述的冷却箱的内壁焊接设置有三块隔板。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前述的输送管的右侧嵌入焊接在冷却箱的左侧,且冷却箱、进水管、输送管、排水管和吸水管中均填充有形状不定的液体。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前述的加固块环绕在内筒和外筒之间,且加固块水平间隔等距均匀分布。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前述的隔板分别设置在冷却箱内壁的两侧,且隔板交叉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前述的内筒和外筒的厚度均保持一致,且内筒和外筒之间填充有形状不定的液体,并且内筒和外筒与进水管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前述的水泵的背面电性连接有电线,且卡环和挡板设置在输送管的内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的内筒套在桩基上能够直接增加桩基受力能力,内筒和外筒之间的加固块能够进一步的增加桩基上的受力能力,并且内筒和外筒能够保护桩基,避免桩基表面磨损,具有良好的受力能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中的内筒和外筒之间的水能够在循环流动,快速的带走内筒和外筒的热量,使内筒和外筒的温度快速下降,进而使桩基表面的温度快速下降保持温度,避免桩基的热胀冷缩影响其受力能力,具有良好的降温能力等优点。
3、本实用新型中隔板能够将冷却箱中的空间分隔成S形,使输送管中的水在冷却箱中充分冷却,然后再被吸水管吸入,从侧面增加水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75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Y”型吸引器管
- 下一篇:一种农田水利用具有泥沙过滤结构的灌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