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装置的密封盖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6288.7 | 申请日: | 202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蓝域创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90/00 |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冯晓兰;史冠静 |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腔镜 手术 密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装置的密封盖,包括密封盖本体,其特征在于:密封盖本体为一体成型的柔性件,密封盖本体的顶部成型有至少两个沉孔,沉孔构成器械通道,沉孔的底部开有供手术器械通过的切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腹腔镜手术用密封装置的密封盖本体为一体成型的柔性件,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成本较低,使用时,手术器械能穿过密封盖本体顶部的沉孔,且沉孔底部的切口供手术器械通过的同时能将器械的外壁抱紧,从而避免切口处产生漏气现象,密封效果好,并且因为裸器械直接通过上密封盖实现了密封,有利于器械互相靠近,从而对器械操作的灵活性有明显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密封装置的密封盖。
背景技术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指利用体表唯一的微创切口进行腹腔镜操作的一种微创手术。由于其仅需单一切口进入腹腔,且大多利用人体脐部天然皱褶,因此单孔腹腔镜比传统多孔腹腔镜的体表创伤更少、更加美观。为此,人们发明了各种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切口密封装置。如专利号为201420444872.2(授权公告号为CN 20409219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单孔及经自然腔道腹腔镜手术操作平台》,该操作平台在内卡环上设有膜性通道,外卡环密封圈设置在膜性通道的上端,外卡环与外卡环密封圈连接,可活动器械操作平台通过外卡环密封圈与外卡环相连,膜性器械通道和通气管道固定在可活动器械操作平台的上端,并与可活动器械操作平台为一整体,其膜性器械通道设有多个,且每个均大小长短不相等。虽然,该操作平台能实现切口撑开固定与单一通道多个器械插入相结合,且能充分撑开利用手术切口及增加手术器械活动范围,减少器械冲突,具有减少病人手术切口数量,撑开、固定、保护手术切口,增加单通道手术器械活动范围等多项功能优势,为单孔及经自然腔道的腹腔镜手术提供方便,降低单孔及经自然腔道腹腔镜手术的难度。但是,其膜性器械通道和可活动器械操作平台采用分体结构,需要通过两个不同的模具分别制造,不仅制造成本较高,结构相对复杂,而且采用两个不同组件复合后,不仅需要解决膜性器械通道与可活动器械操作平台之间的密封问题,还需要解决膜性器械通道与手术器械之间的密封问题,若处理不当容易产生漏气现象,进而影响装置工作的可靠性。另外,膜性器械通道协助实现腹腔镜手术器械的密封相对于裸器械直接通过一种简单的密封结构而言,因为膜性器械通道的外径肯定是较裸器械外径明显增加的,当器械需要互相靠近以提供更大的操作角度时,通过膜性器械通道协助实现密封功能的方案较之于裸器械直接通过一种简单的密封结构而言是有明显缺陷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操作更灵活的腹腔镜手术用密封装置的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腹腔镜手术用密封装置的密封盖,包括密封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本体为一体成型的柔性件,所述密封盖本体的顶部成型有至少两个能自密封的操作孔,所述操作孔构成器械通道,所述操作孔开有供手术器械通过的切口。
优选地,所述操作孔为沉孔,所述切口设于沉孔底部,所述切口包括位于沉孔底部的中心切断点和自中心切断点由内向外呈散射状分布的切边,所述切边的内段形成切断边,所述切边的外段形成条形槽。这样,既能保证手术器械顺利穿过沉孔,又能使切口能够包裹住器械,避免切口处产生漏气。
为了使张开的切口能够更好地抱紧手术器械外壁,所述沉孔的外底面上成型有环形加强筋,所述切断边与条形槽的衔接处设于与环形加强筋相对应的位置。
进一步优选,所述条形槽设于沉孔的外底面或者内底面。
为了使沉孔对手术器械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所述沉孔为圆孔,沉孔的下周壁形成凸设于沉孔内部的内凸部,所述条形槽外端靠近对应的内凸部。另外,设置内凸部后,也利于提高沉孔的结构强度。
切边可以有多条,所述切边至少有3条且相邻切边之间的角度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蓝域创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蓝域创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62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镀锌板生产用压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简易支撑垫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