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5869.9 | 申请日: | 202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34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钦;徐京;陈电星;刘亚;王力;步达;谢传立;高峰;陈虎;王志国;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3/02 | 分类号: | B66B3/02;G01B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韩富强 |
| 地址: | 273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提升 箕斗 到位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现有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检测范围小、容错度低。为此,本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包括永磁铁、磁感应开关、提升机可编程控制器和提升机急停电路,所述永磁铁为长条形,其N、S极分别位于长条形两端端部,0.4米≤N极和S极之间的间距≤0.6米,箕斗顶部固定有一个L形固定杆,该L形固定杆包括底脚和立杆,其立杆上开两个竖直长槽孔,永磁铁通过其两端三角固定板的通孔内的固定螺栓固定在L形固定杆的竖直长槽孔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到位检测范围大、容错度高,适用于各种煤矿提升机箕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主井多绳摩擦式提升机箕斗井筒位置测量主要通过安装于提升机摩擦轮轴端增量编码器实现,并通过安装于上井口井筒区域的校核开关,重新定位上提箕斗井筒位置,实现箕斗卸载站精确停车。然而,如若主井下井口井筒区域未安装井筒校核开关,则下放箕斗装载站最终停车位置由卸载站箕斗停车确定,
此时可通过提升机深度指示器查看下放箕斗的提升高度数值,然而该数值经箕斗长距离运行易出现偏差,装载站箕斗实际停车位置无法检测。目前,多采用人工巡检方式确认箕斗实际装载位置,如若日常巡检不到位,未及时发现摩擦轮绳衬磨损异常增加、箕斗悬挂油缸漏油泄压或箕斗提窜绳量过大等问题,易出现定量斗向井筒洒煤,损伤井筒装备,引发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2012年05月30日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 101767738 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雷达式提升箕斗煤炭卸载量检测装置,该装置利用磁感应元件检测提升机箕斗是否到位。但是其箕斗位置传感器的磁性部分5(即永磁铁)体积过小。现有矿用提升机运行速度快,箕斗惯性大,使用时,偶尔会出现箕斗已经到位,甚至超过到位位置,箕斗位置传感器不能正常感应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到位检测范围大、容错度高的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包括永磁铁、磁感应开关、提升机可编程控制器和提升机急停电路,其中永磁铁安装在箕斗顶部,磁感应开关安装在定量斗溜槽侧板上,磁感应开关通过线缆与提升机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提升机急停电路与提升机可编程控制器的控制信号输出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为长条形,其N、S极分别位于长条形两端端部,0.4米≤N极和S极之间的间距≤0.6米,N极和S极外端分别固定有三角固定板,三角固定板上开有通孔,箕斗顶部固定有一个L形固定杆,该L形固定杆包括底脚和立杆,并通过其底脚固定在箕斗的相应位置上,其立杆上开两个竖直长槽孔,两个竖直长槽孔的水平平分面之间的间距等于N极和S极之间的间距,永磁铁两端的三角固定板上的通孔分别对应一个竖直长槽孔,相对的竖直长槽孔与通孔中共同穿设有一个固定螺栓。如此设计,提升箕斗在上下浮动0.4米~0.6米,都能有效触发磁感应开关,而且长条形永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磁感应开关可以通过磁信号强弱,判断磁感应开关是否准确对应了长条形永磁铁的中段。增设竖直长槽孔,便于调节长条形永磁铁位置,使磁感应开关正对长条形永磁铁时,箕斗恰好到位。
作为优化,所述定量斗溜槽侧板上固定有L形磁感应开关支撑架,该L形磁感应开关支撑架上固定有不易磁化的不锈钢保持架,所述磁感应开关就固定在该不锈钢保持架上。如此设计,便于安装,且不锈钢保持架不会被磁化,不会干扰磁感应开关。
作为优化,0.1米≤所述磁感应开关与永磁铁随箕斗移动时形成的轨迹之间的最小距离≤0.3米。如此设计,实践证明,上述距离既能最大程度保持磁感应开关的灵敏性,又不会发生不必要的磕碰。
本实用新型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到位检测范围大、容错度高的优点,适用于各种煤矿提升机箕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煤矿提升机箕斗到位检测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58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