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道路水雾抑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5789.3 | 申请日: | 2020-0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5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赵京燕;邱芸;邓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严政 |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道路 水雾 装置 | ||
1.一种道路水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两侧设置有带螺孔的耳板结构,底座(1)的上方安装有旋转底盘(2),旋转底盘(2)的两侧设置有支架(3),炮筒(4)通过与支架(3)铰链连接活动安装在支架(3)上端,炮筒(4)的内部尾端设置有驱动电机(8),驱动电机(8)的顶端连接有扇叶(9),电机电源线(5)从炮筒(4)尾端探出炮筒(4)结构外并并入底座(1)电路内,驱动电机(8)的尾端连接有延伸至炮筒(4)一端的导风头(11),炮筒(4)内壁的前端设置有雾化喷嘴(12),雾化喷嘴(12)与炮筒(4)底部的导液管(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水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炮筒(4)由内桶(401)、副桶(402)与外筒(403)组成,内桶(401)由前后两段构成,后段呈圆柱形,前段呈圆台形,副桶(402)为焊接在内桶(401)后端结构上侧的金属外壳,前后两侧设置有开口,外筒(403)为固定在内桶(401)前段结构外侧的金属桶,直径大于内桶(401)直径5cm,外筒(403)尾端与内桶(401)、副桶(402)结构焊接,内桶(401)与外筒(403)之间夹层与副桶(402)内空间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水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副桶(402)内设置有小型的驱动电机(8)与扇叶(9),内桶(401)与副桶(402)内扇叶(9)在驱动电机(8)运转时都是向炮筒(4)内吸风,向炮筒(4)前端雾化喷嘴(12)处送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水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副桶(402)靠外筒(403)一侧的出口位置设置有导流板(13),导流板(13)上下两端分别与外筒(403)、内桶(401)结构焊接,一侧结构弯折后与内桶(401) 结构焊接,形成单侧开口结构,导流板(13)开口位置以55°角度沿内桶(401)表面做延伸线则延伸线经过内桶(401)靠近雾化喷嘴(12)端的最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水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桶(401)前端圆台段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整列排布的导流条(14),导流条(14)为柔性橡胶材质,通过背面胶水粘贴在内桶(401)的外表面,导流条(14)的两端呈流线型,高度为2cm,导流条(14)与竖直方向呈55°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水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桶(401)与外筒(403)前端靠近雾化喷嘴(12)一侧通过若干连接柱(15)固定连接,连接柱(15)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外筒(403)的内壁、内桶(401)的外壁焊接,连接柱(15)绕内桶(401)外表面环形等距分布,与炮筒(4)设置方向呈55°夹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水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外筒(403)靠雾化喷嘴(12)一侧结构长出内桶(401)结构3cm,内壁设置有向内3°的弧角,将内桶(401)结构半包裹。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水雾抑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内桶(401)与副桶(402)内驱动电机(8)的外侧都采用吸音泡棉(10)层包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578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混镂空桥面板及其预制结构
- 下一篇:气相法二氧化硅流动性测试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