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2214.6 | 申请日: | 2020-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2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安市瑞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水 功能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板、调节机构、板体、基体和触摸显示屏,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板体,且板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底板与板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底板表面的拐角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柱,所述板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基体,所述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摸显示屏,所述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线束,且线束下方的基体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基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本实用新型不仅实现了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时的调节功能,实现了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时线束便于收放的功能,而且实现了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时的防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绿色出行的理念也随之深入人心,新能源汽车随之出现,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今市场上的此类装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1)传统的此类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由于其调节不便,使得其在雨季时不便高度上升,使得其防水效果差;
(2)传统的此类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由于其多余的线束不便收放,使得其在使用时会出现线束拖沓的现象;
(3)传统的此类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在使用时由于其防护措施低下,使得其在使用时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置调节不便、线束不便收放以及防护措施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包括底板、调节机构、板体、基体和触摸显示屏,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板体,且板体底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机构,所述底板与板体的两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机构,所述防护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后置板、前板以及防护弹簧,所述后置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且防护弹簧的另一侧均设置有前板,所述底板表面的拐角位置处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柱,所述板体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基体,所述基体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触摸显示屏,所述基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线束,且线束下方的基体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基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的内部设置有充电头,且充电头的一端延伸至置物板的外部并与线束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头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防护弹簧在后置板的表面呈等间距分布,所述防护弹簧远离后置板的一端均与前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连接板、铰杆、升降气缸以及固定片,所述连接板的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片,且相邻固定片之间均活动铰接有铰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气缸,且升降气缸的两端均与连接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壳体、螺纹槽、杆体、螺纹面以及转块,所述杆体的表面刻画有螺纹面,且螺纹面的表面套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槽,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块。
优选的,所述螺纹面的外径小于螺纹槽的内径,所述螺纹面与螺纹槽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水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不仅实现了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时的调节功能,实现了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时线束便于收放的功能,而且实现了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使用时的防护功能;
(1)在雨季时,通过触摸显示屏控制连接板之间的升降气缸工作,其会将连接板之间的间距增大,使得基体的高度增加,避免其与地面积水接触的可能,同时避免了下雨时地面水飞溅至基体的表面对基体的内部造成损伤,从而加强了该装置使用时的防水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安市瑞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安市瑞方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2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内收外翻式软体机器人手爪结构
- 下一篇:一种分级式废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