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1079.3 | 申请日: | 2020-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4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5/28 | 分类号: | E02F5/28;E02F3/92;E02F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李蓉;杨冬 |
| 地址: | 617099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淤泥转移的清淤系统,离心机的离心筒开口向上,第二导管的出泥口安装于离心筒开口端的上方;抽水管与抽水泵的入水口相连通,抽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排水管;抽水时,抽水管的进水口伸入离心筒中;离心机安装在载台的上表面,支承件和液压装置均安装在载台的下表面;支承件的顶端与载台铰接,且位于转动端;液压装置的液压杆与载台铰接,且位于升降端。离心机能够将含水量较多的淤泥进行固液分离,再通过抽水装置将分离后的液体抽出,减轻淤泥的质量。液压装置和支承件共同作用,方便倾倒沉降在离心筒底部的淤泥,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分离后的淤泥进行快速转移。进一步还利用气囊的浮力作用,方便工作人员搬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清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淤系统。
背景技术
长时间不清淤,河道底部会沉降大量淤泥,使河床变浅变窄,影响正常的防洪、排涝和通航,为恢复河道的正常功能,必须进行河道清理工程。现有的清淤方式,包括人工清淤,但是人工清淤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的缺点。因此,在作业量较大的场合,通常采用机械装置清淤。普遍的,清淤用机械装置包括吸污管道、吸泥泵等,吸泥泵与吸污管道相连通,在吸泥泵的作用下淤泥通过吸污管道抽出。被抽出的淤泥不仅含有有毒物质,而且质量较大,不利于转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淤泥转移的清淤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清淤系统,包括吸泥泵、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所述第一导管与吸泥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导管与吸泥泵的出口相连通;还包括离心机、抽水装置、载台、支承件和液压装置;
所述离心机的离心筒开口向上,所述第二导管的出泥口安装于离心筒开口端的上方;
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管和抽水泵;所述抽水管与抽水泵的入水口相连通,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安装有排水管;
抽水时,所述抽水管的进水口伸入离心筒中;
所述离心机安装在载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承件和液压装置均安装在载台的下表面;
所述载台的一端为转动端,另一端为升降端;所述支承件的顶端与载台铰接,且位于转动端;所述液压装置的液压杆与载台铰接,且位于升降端。
进一步的,还包括充气泵和气囊,所述气囊与充气泵通过充气管相连通;
所述气囊沿周向安装在第一导管上,且靠近第一导管的进泥口处。
进一步的,还包括开设有气孔的壳体;所述壳体套设在第一导管上,且与第一导管相连;
所述壳体与第一导管外壁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气囊位于安装空间中;
所述壳体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充气管穿过安装孔。
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安装在气囊上,且穿过安装孔;
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气囊相连通,另一端与充气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安装在离心筒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硬质橡胶制品。
进一步的,所述气囊为软质橡胶制品。
进一步的,所述离心机安装在载台的中心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方便淤泥转移的清淤系统。离心机能够将含水量较多的淤泥进行固液分离,再通过抽水装置将分离后的液体抽出,减轻淤泥的质量。液压装置和支承件共同作用,方便倾倒沉降在离心筒底部的淤泥,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分离后的淤泥进行快速转移。进一步还利用气囊的浮力作用,方便工作人员搬运。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1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窄缝零件拾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风栅房隔音消音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