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花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0645.9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8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斯海;王广华;王亚楠;李冬梅;郑桂林;张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21/67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刘迎春 |
地址: | 62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花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承载制程中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花篮装置,其支撑杆上具有齿结构。其中,底齿在垂直于底支撑杆的平面上的投影由至少两条轮廓线围成,其中一条轮廓线为底齿与底支撑杆的交界部分的投影,其他轮廓线至少部分地为弧线;侧齿在垂直于侧支撑杆的平面上的投影由四条轮廓线围成,其中三条轮廓线分别为一梯形的上底和两条边。根据本实用新型,底支撑杆和侧支撑杆区别地设置有不同形状的齿结构,底支撑杆上的齿结构具有弧形轮廓,当太阳能电池片插错撞齿时,太阳能电池片不会触碰到尖角而发生崩片;侧支撑杆的齿结构形成为大致梯形,其能够保证在其对太阳能电池片起到分片、约束的作用的前提下与太阳能电池片的接触面积尽可能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承载制程中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花篮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能源消耗速度加快,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特别是温室气体排放导致日益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受到严重威胁。世界各国纷纷制定各自的能源发展战略,以应对常规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开发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太阳能凭借其可靠性、安全性、广泛性、长寿性、环保性、资源充足性的特点已成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电力供应的主要支柱。
在新一轮能源变革过程中,我国光伏产业已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然而,光伏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转换效率与可靠性是制约光伏产业发展的最大技术障碍,而成本控制与规模化又在经济上形成制约。
太阳能电池片的生产工艺流程分为硅片切割备料、去除损伤层、表面制绒及酸洗、扩散制结、去磷硅玻璃、等离子刻蚀及酸洗、镀减反射膜、丝网印刷、快速烧结等大致步骤。在以上多个步骤中需要对硅片进行处理。例如表面制绒是利用硅的各向异性腐蚀,在每平方厘米硅表面形成几百万个四面方锥体也即金字塔结构,制备绒面前,硅片须先进行初步表面腐蚀,用碱性或酸性腐蚀液蚀去约20~25μm,在腐蚀绒面后,进行化学清洗。此外,去磷硅玻璃步骤通过化学腐蚀法也即把硅片放在氢氟酸溶液中浸泡,使其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络和物六氟硅酸,以去除扩散制结后在硅片表面形成的一层磷硅玻璃。在以上放入强碱中制绒或者放入酸性溶液中进行清洗的步骤中,承载制程中的多个太阳能电池片的花篮装置非常重要。
特别是在实际的电池片生产过程中,杆槽花篮应用很多,在制绒工艺上承担着装盛原始的硅片、进入槽体中进行制绒工艺的重要作用。在制绒的过程中是通过杆槽花篮将硅片带入各个工艺槽中进行工艺,而目前的花篮装置的底杆上通常不设置齿或设置短齿,由于约束较少而导致在工艺的过程中由于液体的带动使硅片的跳动范围大,容易造成缺角、大崩边甚至碎片;由于约束较少而导致尺寸大的硅片容易产生叠片,造成表面制绒不均匀;由于约束较少而导致在工艺中受重力和液体压力的影响使硅片紧紧的贴在花篮齿上,在清洗后没有被完全烘干而产生了外观花篮印。
并且,在制程中的硅片流向扩散、刻蚀、退火工艺段时,杆槽式花篮也对硅片也有着一定的伤害。例如,在上下料时由于操作人员的松懈或设备的快速运动,使硅片在杆上产生应力集中;在上料的时候由于硅片的下垂使硅片没有在预定的时间接触皮带,提前进入传输,造成上料堵片、皮带印。同时由于硅片的尺寸规格增大,而原有的花篮杆间距也大,容易导致在工人上下料的时候触碰到硅片,增加了产生手指印的几率。
进一步地,现有的花篮尤其不适于对于大尺寸的硅片。目前的花篮由于齿间间距太小,满足不了硅片因外力影响下所体现出来的正常的弹性变形,导致部分硅片在进入液体工艺时产生叠片。当叠片在液体中进行工艺的时候就会使硅片表面工艺不均匀,影响电池片的效果;而硅片从液体中取出的时候,由于表面液体的流下,导致相邻两张硅片粘合在一起,将液体携带出槽体。在该工序段出现大量的叠片,将携带液体到另一个槽体工艺的时候污染液体,造成混液、影响溶液浓度,在后段则由于叠片携带药液进入炉体,经过高温后硅片表面被烧焦造成碎片的产生。
另一方面,花篮装置的侧杆和底杆所起的作用并不完全,而现有的花篮装置的侧杆和底杆上的齿结构却并未区分,这样的设置不利于底杆和侧杆起到其支撑或约束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未经通威太阳能(眉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06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