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节能的燃气热水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80113.5 | 申请日: | 2020-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6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 发明(设计)人: | 魏继斌;曹杰;赵翠翠;张超;符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4H1/10 | 分类号: | F24H1/10;F24H9/18;F24H9/20;F24H9/00;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 代理人: | 杨克 |
| 地址: | 721000 陕西省宝鸡市渭***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节能 燃气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的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固定设有壳体内,燃烧器底部固定设有进气管,燃烧器顶部固定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侧壁上均匀饶设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有进水管,热交换器的输出端上密封连接有出水管;燃烧室顶部固定设有储水箱,热交换器侧壁上对称设有导热棒,导热棒均为两段式结构,两根导热棒的上棒段上端均延伸至储水箱内腔顶部,壳体内壁上对称设有伸缩杆,伸缩杆朝壳体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块;储水箱侧壁下部设有导水管,导水管远离储水箱的一端延伸至出水管内,有效消除在等水过程中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同时具有余热回收利用功能,绿色节能,方便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节能的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燃气热水器又称燃气热水炉,是指以燃气作为燃料,通过燃烧加热方式,将热量传递到流经热交换器的冷水中,以达到制备热水目的的一种燃气用具,燃气热水器主要是由阀体总成、主燃烧器、小火燃烧器、热交换器、安全装置等组成,还包括烟道式热水器烟道、强排式热水器的强排装置,阀体总成控制着整个热水器的工作程序,它包括水阀、气阀、微动开关和点火器等。
现有的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通常需要等待一定时间才能得到想要的热水,水资源浪费严重,并且每次关闭燃气热水器后,管道内的热水以及热交换器上的余热只能任其自行散热,浪费了大量热能,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节能的燃气热水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节能的燃气热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节能的燃气热水器,包括壳体和燃烧器,所述燃烧器固定设有壳体内,燃烧器底部固定设有进气管,燃烧器顶部固定设有燃烧室,燃烧室侧壁上均匀饶设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输入端密封连接有进水管,热交换器的输出端上密封连接有出水管;燃烧室顶部固定设有储水箱,热交换器侧壁上对称设有导热棒,所述导热棒均为两段式结构,两根导热棒的上棒段上端均延伸至储水箱内腔顶部,壳体内壁上对称设有伸缩杆,伸缩杆朝壳体中心的一端均固定设有连接块;储水箱侧壁下部设有导水管,导水管远离储水箱的一端延伸至出水管内,导水管上固定设有抽水泵。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加压泵。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气管上设有调节阀。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进水管上设有进水阀,出水管上设有出水阀,出水管位于出水阀上方的管段上固定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探头延伸至出水管内,壳体内壁上固定设有控制盒,控制盒内设有控制,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路相连接。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储水箱与燃烧室连接处设有第一隔热垫,储水箱侧壁内设有保温层。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连接块与伸缩杆连接处均设有第二隔热垫。
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壳体内腔顶部固定设有废气收集罩,废气收集罩上端延伸至壳体上方并设有吸风机,废气收集罩内设有净化层。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设有温度传感器、抽水泵、储水箱和导热棒,装置将水温升至设定值时才打开出水阀供人们使用,有效消除冷水在升温过程中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使用完后,将管路中的热水抽至储水箱中保存,同时导热棒将热交换器上余热传递到储水箱中将水进一步加热,下次使用时,储水箱内的热水与热交换器中加热的水相互掺和达到设置温度后从出水管流出以供使用,绿色节能,方便实用;
2、设有废气收集罩、净化层和吸风机,在装置工作时,吸风机将壳体内燃烧产生的废气经净化层吸附净化后排出,安全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文理学院,未经宝鸡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0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