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氨废水的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80101.2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66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少波;张志华;郭永楠;张永伟;刘昌;聂程;颜敏;罗志国;康飞远;薛生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04 | 分类号: | C02F1/04;C02F1/20;B01D53/18 |
代理公司: | 长沙朕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3 | 代理人: | 周孝湖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 汽提蒸氨含氨 尾气 回收 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氨废水的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该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罐、汽提塔、冷凝器和尾气吸收塔,原水罐通过原水进水管与汽提塔的原水入口连接,汽提塔的塔顶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与冷凝器的蒸汽入口连接,冷凝器的排空口通过冷凝器气体自流管与尾气吸收塔下部的气相入口连接,尾气吸收塔内填充有低压降填料。该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系统运行稳定性好、氨的回收率高、运行成本低并可显著改善汽提蒸氨操作环境和提高氨的整体回收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氮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含氨废水的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化工、冶金及新材料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氨氮废水被排放到自然界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发黑发臭、供水系统的寿命降低等社会问题。特别是高浓度的氨氮废水(NH3-N>500mg/L),易转化为具有强致癌、强致畸、强致变作用的亚硝胺,对人及生物的毒害作用极大,工业废水多为高浓度氨氮废水。
高浓度氨氮废水具有危害大、氨氮脱除难度大等问题,但其资源回收效益好,目前其主流处理工艺为蒸汽汽提蒸氨法。汽提蒸氨法氨氮脱除率高,回收氨水浓度高,在冶金、化工和新能源材料等行业获得了极大的推广应用。通常,汽提蒸氨采用低压蒸汽作为热源,汽提塔内操作温度95-105℃,氨氮废水需要加热到沸点温度以实现汽提操作,塔顶氨-水混合蒸汽直接被冷凝。
由于开车、停车、蒸汽压力低和冷凝不完全等常导致塔顶冷凝器的不凝气体(主要为高浓度氨氮废水原水中溶解的空气等不凝结气体)排放出口中含有一定量的氨气(夹带作用),给操作环境造成污染并导致氨的损失。此外,氨氮废水原水罐、氨水罐等排空口同样会产生一定量的氨泄漏。为避免汽提蒸氨系统的氨泄漏、提高氨的回收率,很有必要对汽提蒸氨系统的含氨尾气进行净化处理。
针对汽提蒸氨存在的氨尾气污染问题,许多企业往往将其通过管道引入无组织气体排放氨吸收系统,采用引风机将尾气抽排到总体氨吸收塔喷淋吸收处理。中国专利CN209348373U提出为汽提蒸氨系统配置单独的氨尾气吸收装置,同样采用引风机将冷凝器中不凝气体通过引风机抽入氨吸收塔。这类采用引风机抽吸到氨喷淋吸收塔的方法可以解决氨尾气污染问题,但由于负压作用导致汽提蒸氨的冷凝器中大量的氨-水混合蒸汽没来得及冷凝就被抽出,或者导致原水罐、氨水罐中上部处于气液平衡状态的氨气和溶液中的溶解氨由于负压作用被抽出,导致系统不稳定、氨流失到吸收系统和运行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氨废水的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该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系统运行稳定性好、氨的回收率高、运行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含氨废水的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该汽提蒸氨含氨尾气回收处理装置包括原水罐、汽提塔、冷凝器和尾气吸收塔,原水罐通过原水进水管与汽提塔的原水入口连接,汽提塔的塔顶蒸汽出口通过蒸汽管道与冷凝器的蒸汽入口连接,冷凝器的排空口通过冷凝器气体自流管与尾气吸收塔下部的气相入口连接,尾气吸收塔内填充有低压降填料。
进一步地,原水罐的排空口通过一原水罐气体自流管与尾气吸收塔下部的气相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一氨水罐,氨水罐的氨水入口通过管道与冷凝器的液相出口连接,冷凝器的排空口通过一氨水罐气体自流管与尾气吸收塔下部的气相入口连接。
进一步地,氨水罐的氨水出口连接一浓氨水排出管,浓氨水排出管上安装一氨水排出泵,浓氨水排出管通过一支管与汽提塔连接。
进一步地,汽提塔的液相出口连接一脱氨废水排出管,脱氨废水排出管上安装一塔釜液泵和一原水预热器,脱氨废水排出管与原水预热器的预热介质入口和预热介质出口连接,原水预热器的被预热物料入口和被预热物料出口与原水进水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801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茶叶存放装置
- 下一篇:将帘布层传递到轮胎成型鼓的胎体组合件的传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