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枣树限根栽培防窝根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9904.6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3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赵思明;曹兵;万仲武;宋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灵武市大泉林场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 |
代理公司: | 宁夏合天律师事务所 64103 | 代理人: | 孙彦虎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枣树 栽培 防窝根 容器 | ||
一种枣树限根栽培防窝根容器,该容器包括一个柱形筒体,所述柱形筒体的顶端开口,所述柱形筒体相对开口的一端为筒底,在柱形筒体的侧壁内侧设有引导竖棱,所述引导竖棱沿柱形筒体的开口端延伸至筒底,所述引导竖棱的延伸方向与柱形筒体的轴线方向平行,在筒底设有底透气孔,所述底透气孔靠近筒底圆心设置,本实用新型中,在筒体内侧设有引导竖棱,向内突起的引导竖棱能引导根系生长的作用,在筒底靠近筒底圆心的位置设置的底透气孔,利用空气修根的原理,使植物的根系贴近筒体侧壁内侧,并向下延伸生长,大大降低了植物的窝根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栽培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枣树限根栽培防窝根容器。
背景技术
限根栽培,是直接调控根系生长发育的一项栽培技术,指人为地把植物根系限制在一定介质或空间中,控制根系体积和数量,改变根系分布与结构,优化根系功能,通过根系调节整个植株生长发育,从而实现高产高效优质的一项栽培技术。而限根栽培容器结构设计不当,栽种后容易窝根,窝根会导致运输不畅通,影响营养的吸收,因水分及养分吸收和运输过程受阻,导致植物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针对上述不足,有必要提出一种降低窝根率的枣树限根栽培防窝根容器。
一种枣树限根栽培防窝根容器,该容器包括一个柱形筒体,所述柱形筒体的顶端开口,所述柱形筒体与开口相对的另一端为筒底,在柱形筒体的侧壁内侧设有引导竖棱,所述引导竖棱沿柱形筒体的开口端延伸至筒底,所述引导竖棱的延伸方向与柱形筒体的轴线方向平行,在筒底设有底透气孔,所述底透气孔靠近筒底圆心设置。
优选的,所述引导竖棱的截面为矩形。
优选的,所述柱形筒体的直径为20~40cm,所述柱形筒体的高度为20~50cm。
优选的,所述引导竖棱为多个,所述引导竖棱沿柱形筒体的周向均布,相邻两个引导竖棱之间柱形筒体的侧壁的圆弧长度为20~30cm。
优选的,所述引导竖棱的截面的长度为0.5cm,所述引导竖棱的截面的宽度为0.5cm。
优选的,所述底透气孔为多个,所述底透气孔沿筒底圆心成同心圆排列。
优选的,靠近柱形筒体的侧壁的一排底透气孔为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为10~20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气孔的直径为1~2cm。
优选的,在柱形筒体的侧壁上设有侧透气孔,所述侧透气孔与筒底之间的距离为小于10cm,相邻两个侧透气孔之间的圆弧长度为10~15cm。
优选的,所述侧透气孔的直径为1~2cm。
本实用新型中,在筒体内侧设有引导竖棱,向内突起的引导竖棱具有引导根系生长的作用,在筒底靠近筒底圆心的位置设置的底透气孔,利用空气修根的原理,使植物的根系贴近筒体侧壁内侧,并向下延伸生长,大大降低了植物的窝根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所述枣树限根栽培防窝根容器的轴测图。
图2为所述枣树限根栽培防窝根容器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筒体10、引导竖棱20、底透气孔30、侧透气孔4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灵武市大泉林场,未经宁夏大学;灵武市大泉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99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