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流电源过流过压保护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79193.2 | 申请日: | 2020-02-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9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楠;陈恒;王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京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H3/087 | 分类号: | H02H3/087;H02H3/10;H02H3/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 地址: | 710123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电源 流过 保护 电路 | ||
一种直流电源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1源极接直流电源P1的正极、MOS管Q2漏极、电阻R1、电阻R4、电阻R7一端,MOS管Q1栅极端接电阻R1另一端,MOS管Q1漏极接负载正极;MOS管Q2源极接直流电源P1负极并接地,MOS管Q2栅极接电阻R2、电阻R3一端,电阻R2另一端接地,电阻R3另一端接电阻R4一端、三极管Q3集电极、三极管Q4集电极,三极管Q3基极接电阻R5一端,电阻R5另一端接电阻R6一端,电阻R6另一端接三极管Q3发射极并接地;三极管Q4基极接稳压管D1阳极,稳压管D1阴极接滑动变阻器R8滑臂,滑动变阻器R8的1脚接电阻R7另一端,滑动变阻器R8的2脚接负载负极、三极管Q4发射极并接地;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线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直流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源过流过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直流电源通常用于为负载(例如各类电子设备)供电,在直流电源启动瞬间或是在运行中容易出现过大电压,且由于负载短路或是过载等原因而容易产生过大的电流,从而导致电路存在安全隐患且容易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害,针对上述问题,通常会在电源电路中增设一过流过压保护电路以提高电源的安全性能。
目前的直流电源过流过压保护电路通常是通过将多个运放芯片组合进行过压过流检测保护,虽然具有检测精度高等优点,但是成本较高,电路设计较为复杂;也有通过单片机以及外围辅助电路进行设计的,但是该方式较为复杂,开发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流电源过流过压保护电路,通过MOS管、稳压管、采样电阻等模块进行直流电源过流过压事故检测和保护,具有成本低、线路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流电源过流过压保护电路,包括MOS管Q1,MOS管Q1的源极端连接直流电源P1的正极端、MOS管Q2的漏极端、电阻R1、电阻 R4、电阻R7的一端,MOS管Q1的栅极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MOS 管Q1的漏极端连接负载的正极端;
MOS管Q2的源极端连接直流电源P1的负极端并接地,MOS管Q2 的栅极端连接电阻R2、电阻R3的一端,电阻R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三极管Q4 的集电极端,三极管Q3的基极端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端并接地;三极管Q4的基极端连接稳压管D1的阳极端,稳压管D1 的阴极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8的滑臂端,滑动变阻器R8的1脚端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滑动变阻器R8的2脚端连接负载的负极端、三极管Q4的发射极端并接地。
所述的直流电源P1的额定输出电压为12V,最大输出电压14V,最大输出电流1A。
所述的MOS管Q1为P沟道场效应管,型号为IRF9530;MOS管 Q2为N沟道场效应管,型号为IRLML2803。
所述的三极管Q3、三极管Q4为NPN三极管,型号为S8050;稳压管D1型号为IN4739A,稳压值为9.1V。
所述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7 分别为10KΩ、10KΩ、1KΩ、10KΩ、100Ω、1KΩ,滑动电阻器R8 参数为9KΩ
所述的电阻R6为高精度采样电阻,电阻为0.7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低成本高精度采样电阻R6进行直流电源输出电流采样,当发生过流事故时,通过关断PMOS管Q1进行直流电源过流保护,具有成本低,线路结构简单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京学院,未经西京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91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