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立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8717.6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05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陈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耀 |
主分类号: | B60G3/18 | 分类号: | B60G3/18;B60G7/00;B60G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独立 悬挂 系统 前后 承重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立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所述独立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包括:两个支撑臂;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的两端;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安装槽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杆的相背一端;两个紧固螺母,两个所述紧固螺母均通过螺纹螺纹连接于所述两个固定杆的表面;两个套环,两个所述套环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块的相背一侧;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环的内壁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独立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便于检修或者更换,增强连接稳定性,缓冲保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独立悬挂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独立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
背景技术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车架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其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架之间的力和力扭,并且缓冲由不平路面传给车架或车身的冲击力,并衰减由此引起的震动,以保证汽车能平顺地行驶。典型的悬挂系统结构由弹性元件、导向机构以及减震器等组成,个别结构则还有缓冲块、横向稳定杆等。弹性元件又有钢板弹簧、空气弹簧、螺旋弹簧以及扭杆弹簧等形式,而现代轿车悬挂系统多采用螺旋弹簧和扭杆弹簧,个别高级轿车则使用空气弹簧。
横拽式悬挂减震系统,改变了受力的形式,由原来的压缩反弹的形式,改为拉拽做功抵消一部分力,横拽式悬挂系统,由两个拉拽承重臂,拉拽顶部拉力负压减震活塞缸体,承重臂与车架以滑动轴承和滑动轨道链接,受外力时承重臂顶端的滑动轮可以沿着轨道前后滑动,,从而吸收一部分力变为动能,来提高路面对车体的冲击,负压减震筒吸收多余的震动,提高了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现有做法中,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通常采用一体铸造或者焊接固定,不便于进行拆卸进行检修和更换。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独立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独立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解决了不便于进行拆卸进行检修和更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独立悬挂系统的前后拉拽承重支撑臂,包括:两个支撑臂;
两个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对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臂的两端;
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的一侧均通过安装槽固定安装于两个所述固定杆的相背一端;
两个紧固螺母,两个所述紧固螺母均通过螺纹螺纹连接于所述两个固定杆的表面;
两个套环,两个所述套环相对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连接块的相背一侧;
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套环的内壁表面;
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表面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
稳定组件,所述稳定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相对的一侧中部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臂采用硬质合金钢材质,所述支撑臂的表面涂覆有防锈镀层。
两个所述第一转轴的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相适配的滚轮。
所述固定杆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安装槽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的表面和内螺纹的内表面螺纹连接。
所述稳定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两端均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相对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两个所述限位板相背的一侧分别与套筒内壁的两侧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连接杆相背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支撑臂相对的一侧中部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第二弹簧分别位于两个连接杆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耀,未经陈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8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横拽式独立悬挂系统的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