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扫车扫辊密封降尘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8428.6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3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陈清亮;荣炳旭;艾宪玲;刘亚昆;蒋佳;马瑞兴;吴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支文彬 |
地址: | 25002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扫 车扫辊 密封 降尘 结构 | ||
一种清扫车扫辊密封降尘结构,清扫车清扫作业时,油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推动上连杆向下转动,从而使扫辊下端与地面接触,密封板与地面接触,此时扫辊壳体的内部容腔通过密封板与地面构成密封性的接触,驱动马达驱动扫辊转动对地面进行清扫,尘土从吸尘口处被负压除尘装置吸入,经过滤灰尘颗粒后进入清扫车的垃圾箱内,经过滤处理后的洁净空气排入大气,由于通过密封板与地面形成软接触的浮动密封,从而有效抑制扬尘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清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扫车扫辊密封降尘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道路里程的增加,道路清扫维护任务不断增加,道路在建成后颗粒、粉尘、垃圾等物对道路环境及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道路的清扫和保洁也越来越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多年来形成的人工清扫的格局已不适应我国高等级公路发展的客观要求,人工清扫粉尘飞扬,严重影响清洁工人的身体健康,也不可避免的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现今国产路面清扫车产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且主要功能针对市政道路清扫设计,存在能耗高、外形单调、功能单一、操作不方便、清扫效率低等基本问题,并且尾气污染和噪音污染相对来说都比较大。目前市场上的纯扫式清扫车最大的弊端在于后扫辊的扬尘问题,清扫过程中虽然有喷水降尘,但是效果一般,由于车辆自身水箱小,满足不了长时间清扫作业,如果车辆水箱内的清水喷洒完毕,或者冬季寒冷季节施工无法进行喷水降尘的情况下,清扫的后扫辊在清扫的时候会产生较大扬尘污染,既不利于环保要求的提高,也不利于后方车辆的安全行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防止清扫车工作过程中扫辊扬尘进入空气的清扫车扫辊密封降尘结构。
本实用新型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清扫车扫辊密封降尘结构,包括:
底盘连接板,其上端固定于清扫车底盘的尾端的下方,
扫辊壳体,其四周密闭,下端具有开口,内部形成封闭的容腔,扫辊壳体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安装有上连杆,上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安装于扫辊壳体上,扫辊壳体内的容腔中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通过管路连接于清扫车内的负压除尘装置;
油缸,其上端铰接安装于清扫车底盘上,其下端铰接安装于上连杆上;
扫辊,沿左右方向水平转动安装于扫辊壳体的容腔中,扫辊的下端低于扫辊壳体的下端面;
驱动马达,安装于扫辊壳体上,驱动马达与扫辊传动连接;
密封板,环绕设置于扫辊壳体下端开口处,所述密封板由耐磨橡胶材料制成,当油缸的活塞杆向外伸出上连杆向下转动至下死点位置时,扫辊的下端与地面相接触,密封板的下端与地面相接触。
为了实现扫辊位置的调节,还包括两个调节座,两个调节座分别铰接安装于扫辊壳体的左右两侧,调节座延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孔,螺栓穿过长孔后旋合固定于同侧对应的上连杆上。
为了提高固定牢固度,还包括位于上连杆下方的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一端铰接安装于扫辊壳体上,其另一端铰接安装于底盘连接板上。
为了进一步防止扬尘,还包括沿左右方向水平设置于扫辊壳体内且临近于吸尘口处的喷雾降尘杆,所述喷雾降尘杆通过进水管连接于清扫车的高压水泵,喷雾降尘杆上沿轴向间隔设置有若干雾化喷嘴,所述雾化喷嘴倾斜向下安装,两个相邻的雾化喷嘴喷出的水帘相互搭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上述扫辊左右两端与扫辊壳体的转动连接部分设置有橡胶材料制成的浮动密封板。
为了方便调节扫辊壳体运动的上死点位置,还包括旋合于扫辊壳体上的限位螺杆,所述限位螺杆通过螺母锁紧固定,当上连杆向上转动至上死点位置后,其上端面与限位螺杆的下端相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84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