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水制取流化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7453.2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3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华;胡开永;刘婧;苗宏伟;邹爱文;邓超;尤利超;王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商酷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C1/12 | 分类号: | F25C1/12;F25B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300134 天津市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制取 流化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水制取流化冰系统包括制冷压缩机;制冷压缩机的出口,与冷凝器的进口相连;冷凝器的出口通过热力膨胀阀与制冰换热器的进口连接;制冰换热器出口,与制冷压缩机的进口连接;冷凝器壳体的冷却海水进口,与依次设置有冷却海水泵和冷却海水进水截止阀的冷却海水进水管相连;冷凝器壳体的冷却海水出口,与冷却海水出水管相连;制冰换热器的制冰海水进口,与制冰海水进水管相连接;制冰换热器的制冰海水出口,通过设置有流化冰泵的制冰海水出水管,与储冰罐顶部进口相连;储冰罐内设置有冰晶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以海水作为制取流化冰的水源和冷凝器的冷却水源,可实现海水动态连续制取流化冰,系统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水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海水制取流化冰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流化冰也称为冰浆、液冰、二元冰、颗粒流冰等,其作为冷却介质,可以用于水产品、家禽和食品加工业。
流化冰的冰粒细小圆滑,具有流动性,可以充填到任何孔隙,迅速包围产品的表面,与产品紧密接触,冷却过程中不损伤产品的表皮,能够起到很好的密封作用,以及具有极高的冷却速度,能够有效抑制产品内细菌的繁殖,提高产品的新鲜度、品位和保质期。
但是,目前制取流化冰,通常是通过淡水来进行,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而许多地方淡水资源紧缺。我国流化冰市场需求巨大,而海水制取流化冰技术及应用还是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海水制取流化冰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海水制取流化冰系统,其包括制冷压缩机;
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剂出口,与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相连接;
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通过热力膨胀阀与制冰换热器右侧上部的制冷剂进口连接;
制冰换热器左侧上部的制冷剂出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制冷剂进口连接;
冷凝器壳体右侧下部的冷却海水进口,与一根依次设置有冷却海水泵和冷却海水进水截止阀的冷却海水进水管相连接;
冷凝器壳体右侧上部的冷却海水出口,与一根冷却海水出水管的一端相连接;
制冰换热器顶部的制冰海水进口,与一根依次设置有制冰海水泵和制冰海水进水截止阀的制冰海水进水管相连接;
制冰换热器右侧下部的制冰海水出口,通过一根设置有流化冰泵的制冰海水出水管,与中空的储冰罐的顶部进口相连接;
储冰罐内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冰晶过滤网。
其中,制冰换热器包括封闭的外筒体、第一内壳、第二内壳和内筒体,其中:
外筒体、第一内壳、第二内壳和内筒体,从外到里,依次间隔分布;
外筒体与第一内壳间形成第一空腔;
第一内壳与内筒体间形成第二空腔;
第二内壳位于第二空腔中;
第二内壳的四周壁面上开有多个通孔;
第二内壳的每个通孔内横向固定安装有一个刮刀;
第二内壳的底面与刮冰电机顶部的输出轴相连接,第二内壳的顶面通过连接轴与外筒体的顶部内侧面中心位置相枢接。
其中,刮刀的一侧靠近第一内壳的内壁,另一侧靠近内筒体的外壁。
其中,外筒体与第一内壳间形成的第一空腔的左右两侧,分别与制冰换热器左侧上部的制冷剂出口,以及制冰换热器右侧上部的制冷剂进口相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商酷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商酷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7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水循环制冷供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计算机VGA接口的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