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鲜藻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76833.4 | 申请日: | 2020-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0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夏兆建;赵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茂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信义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5 | 代理人: | 陈继算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鲜藻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鲜藻机,涉及鲜藻领域,包括驱动电路板和显示交互电路板,驱动电路板和显示交互电路板采用串行通信;驱动电路板包括第一单片机主控电路,设备驱动电路和输入采集电路;设备驱动电路与第一单片机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连接驱动外接设备;输入采集电路与第一单片机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连接数据采集设备;显示交互电路板中包括第二单片机主控电路和与第二单片机主控电路连接的显示输出电路;显示输出电路用于显示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鲜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鲜藻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身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螺旋藻有改善免疫系统,增强体质的功效,螺旋藻鲜藻培养机的出现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如今,在满足了基本的螺旋藻鲜藻培养的前提下,对其他的附加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这就要求螺旋藻鲜藻培养机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加入新功能,使得螺旋藻鲜藻培养机能更方便快捷,更智能化的使用。
市面上的螺旋藻鲜藻培养多是在大型的设备中培养的,占据体积大、成本高、不方便、非专业人员难以操作,家用化难以实现,导致螺旋藻多以螺旋藻片、螺旋藻粉、螺旋藻干的形式出售,人们无法直接饮用新鲜的螺旋藻,所以需要一种方便操作的鲜藻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鲜藻机,为无刷电机提供更大更稳定的电流,且能实现对电路的保护和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鲜藻机,包括驱动电路板和显示交互电路板,驱动电路板和显示交互电路板采用串行通信;
所述驱动电路板包括第一单片机主控电路,设备驱动电路和输入采集电路;设备驱动电路与第一单片机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连接驱动外接设备;输入采集电路与第一单片机主控电路连接,用于连接数据采集设备;
所述显示交互电路板中包括第二单片机主控电路和与第二单片机主控电路连接的显示输出电路;所述显示输出电路用于显示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单片机主控电路的最小系统采用HC32L136J8TA芯片U3。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路板还包括第一电源电路和外部组件控制接口组成的接口电路;第一电源电路将外部输入的24VDC电源转换为电路需要的电源;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MP2459芯片U1,MP2459芯片U1的第1引脚与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MP2459芯片U1的第6引脚与电容C1的第二端、电感L1的第一端、二极管D7的负极连接,MP2459芯片U1的第3引脚与电阻R13的第一端、电阻R10的第一端、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0的第二端与电感L1的第二端、电容C7的第二端、电容C6的第一端、电容C3的第一端、78M05芯片U2的第1引脚连接,78M05芯片U2的第3引脚与电容C4的第一端连接,MP2459芯片U1的第2引脚和78M05芯片U2的第2引脚接地,MP2459芯片U1的第4引脚与电阻R7的第一端连接,MP2459芯片U1的第5引脚与电阻R7的第二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电容C2的第一端、电容C5的第一端连接,D3的正极输入电压,电容C2的第二端、电容C5的第二端、二极管D7的正极、电阻R13的第二端、电容C6的第二端、电容C3的第二端和电容C4的第二端均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设备驱动电路包括若干相同结构的直流开关电路和可输出24VAC的交流开关电路;直流开关电路驱动1组热棒、1组真空泵、3组电磁阀、1组紫外灯、3组照明灯并预留了4组可拓展输出,交流开关电路驱动1组交流搅拌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茂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茂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6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定式ADCP流量监测平台
- 下一篇:一种血管穿刺置管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