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备颗粒型苏氨酸的干法辊压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6657.4 | 申请日: | 2020-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86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峰;汲广习;关健;杨建宇;董力青;韩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2 | 分类号: | B01J2/22;B02C18/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1031 黑龙江省齐齐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颗粒 苏氨酸 干法辊压造粒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备颗粒型苏氨酸的干法辊压造粒机,它包括进料仓、提升机、拌料仓Ⅰ、拌料仓Ⅱ、辊压机、破碎机和筛分机;进料仓通过定量搅拢与提升机上设有的料斗对应;提升机的顶部一侧与拌料仓Ⅰ对应;搅拌料仓Ⅰ通过脱气搅拢与拌料仓Ⅱ连通;搅拌料仓Ⅱ通过强制加料器与辊压机对应连接;辊压机与破碎机连接;破碎机的出口端设有筛分机。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粉体原材料经本设备加工无需添加剂,采用机械压缩直接加工成均匀的颗粒,不破坏原物料化学性能,不降低产品有效含量,整个制粒过程全封闭,降低消耗,控制环境污染,改善操作员工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造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机械挤压力将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状苏氨酸挤压条状后剪切呈颗粒状的造粒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菌株利用碳源氮源等营养物质经过发酵产出苏氨酸原浆,再经分离提取、浓缩结晶、流化干燥获得成品苏氨酸。
利用传统工艺生产的结晶或结晶性粉末状成品苏氨酸易吸潮、结块,不利于运输和存放,造成运输成本高。在生产和客户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粉尘,对生产环境造成污染,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也存在危害,故生产和使用过程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便且高效的干法辊压造粒装置,将成品粉末状苏氨酸制成颗粒型苏氨酸,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备颗粒型苏氨酸的干法辊压造粒机,其要点是它包括进料仓、提升机、拌料仓Ⅰ、拌料仓Ⅱ、辊压机、破碎机和筛分机;
所述进料仓的下方设有与其相互连通的定量搅拢;所述定量搅拢的出口端与所述提升机上设有的料斗相互对应;所述提升机的顶部一侧与所述拌料仓Ⅰ相互对应;所述搅拌料仓Ⅰ的下方设有脱气搅拢,且所述脱气搅拢的出口端与所述拌料仓Ⅱ相互连通;所述搅拌料仓Ⅱ下部设有强制加料器;所述强制加料器的出口端与所述辊压机相互对应连接;
所述辊压机上设有的出料口端与所述破碎机相互连接;所述破碎机的出口端设有筛分机,且所述筛分机的两侧分别设有颗粒苏氨酸出料口和粉体回收口。
进一步,所述提升机的底部设有与所述料斗相互对应的回料搅拢Ⅰ,且所述回料搅拢Ⅰ的出口端与所述进料仓相互连通。
进一步,所述粉体回收口通过回料搅拢Ⅱ与所述进料仓相互连通。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粉体原材料经本设备加工无需添加剂,采用机械压缩直接加工成均匀的颗粒,不破坏原物料化学性能,不降低产品有效含量,整个制粒过程全封闭,降低消耗,控制环境污染,改善操作员工的工作环境。生产过程自动化,适合于大规模生产。颗粒型成品与粉末状相比堆积密度明显提高,降低包装成本和运输成本。有效解决现有技术生产粉体苏氨酸的不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左视图。
图中1、进料仓 2、定量搅拢 3、回料搅拢Ⅰ 4、筛分机 5、颗粒苏氨酸出料口6、粉体回收口 7、破碎机 8、刀片组 9、压辊 10、辊压机 11、拌料仓Ⅱ 12、脱气搅拢13、拌料仓Ⅰ 14、提升机 15、料斗 16、回料搅拢Ⅱ 17、强制加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齐齐哈尔龙江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66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流轨道电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态树苗培育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