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止勒伤耳廓的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6111.9 | 申请日: | 2020-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49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冉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冉旭东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0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072150 河北省保定市满***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耳廓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勒伤耳廓的口罩。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勒伤耳廓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口罩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耳带,耳带上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且与耳廓部位相对应的防护部,防护部的柔性材料选为海绵、硅胶或橡胶且硬度范围在0‑60HA(邵氏硬度)之间,或防护部采用涂布或浸渗工艺使耳带部分或全部为柔性材料一面、双面或全部包裹在耳带的外侧,实现用于保护医护人员的耳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增加了医护人员由于长期佩带口罩耳部的舒适度,实现了保护医护人员因耳廓勒伤导致的皮肤破损,杜绝了因耳带勒伤导致的皮肤红肿、破损、出血等现象,防止细菌、病毒通过破损的皮肤而感染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勒伤耳廓的口罩。
背景技术
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及空气污染时期,口罩成为了每个人必须佩戴的日常用品,口罩也成为了用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阻断其传播途径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医护工作者,在医院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间更多。目前,使用的口罩种类很多,其中使用耳带套在人们耳廓部位的占了很大比例,由于耳带结构的口罩仍存在缺陷,尤其是对于需要长期佩带口罩的医护人员,在长时间佩带口罩后,耳带会导致勒伤使该使用者的皮肤,导致皮肤出现红肿、破损、出血等问题。皮肤勒伤不仅是疼痛,主要意义是医务人员在高危工作环境中,任何皮肤破损都会导致病毒侵入使被感染的机率大增!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有人被怀疑患者飞沫溅入眼睫膜感染,何况皮肤的破损,哪怕具有一点的皮肤破损,都会增大传染给自己或其他人员的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勒伤耳廓的口罩,通过在耳带上设置了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防护部,实现了提高长期佩带口罩医护人员耳部的舒适度,还能实现保护医护人员的耳廓因勒伤导致的皮肤破损,杜绝了因耳带勒伤导致的皮肤红肿、破损、出血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勒伤耳廓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耳带,所述耳带上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且与耳廓部位相对应的防护部。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采用包裹、缠绕、涂布或浸渗工艺使耳带部分或全部为柔性材料一面、双面或全部包裹在耳带的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的柔性材料为海绵、硅胶或橡胶且硬度范围在0-60HA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部为管状或扁片状的型材。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的防护部套装在耳带上且与耳廓部位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的防护部的两端设有固定连接部与耳带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连接部为管状结构且直径小于管状的防护部直径,所述固定连接部的管状结构直径大于耳带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管状或扁片状的型材固定连接在耳带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防止勒伤耳廓的口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防护部能够根据需要进行位置的调整,使用更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部选用海绵、硅胶或橡胶且硬度范围在0-60HA之间的材料,防护效果更好;
3、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人员的防护,不仅能够提高舒适度,还能更方便快捷对使用人提供对耳部皮肤的保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主视图。
附图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冉旭东,未经冉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6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隔音可隔热的PC阳光板
- 下一篇:椎管抑制隔离肿瘤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