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于快速自动化生产的立体口罩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4759.2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0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叶正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正华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31/02;A41D31/18;A41D31/12 |
代理公司: | 杭州聚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69 | 代理人: | 蒋全强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快速 自动化 生产 立体 口罩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于快速自动化生产的立体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展开后包括左右一体且呈对称分布的左瓣、右瓣,弹性带对称设于左、右瓣的外侧面上,弹性带为U形体,U形体的开口部连接在左、右瓣的边缘上;U形体的开口部的朝向与所述左、右瓣的对称线平行;所述弹性带包括:一对叠层的无纺布、横向相间分布在该对无纺布中的多条橡筋或弹力氨纶丝或收缩膜。由于生产时可将连续的弹性基材层在生产线上快速成型、传送并生成U形体,U形体通过超声波焊接自动连接到口罩本体上,便于自动化快速生产,可大幅提升生产效率、缩短生产耗时,省时省工,可极大缓解因突发社会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对口罩的井喷式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卫生耗材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利于快速自动化生产的立体口罩。
背景技术
现有的立体口罩,其包括口罩本体、设于其两侧的用于挂在用户耳朵上的弹性带;其缺点是:生产时,需要人工将两个弹性带对称折弯并移送到口罩本体上并对齐,然后将各弹性带分别固定在口罩两侧,该生产工艺耗时较长,要人工操作,费时费工,不利于连续快速生产。如何提供一种减少生产耗时的口罩,是本领域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利于快速自动化生产的立体口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展开后包括左右一体且呈对称分布的左瓣、右瓣,弹性带对称设于左、右瓣的外侧面上,弹性带为U形体,U形体的开口部连接在左、右瓣的边缘上;其特征在于:U形体的开口部的朝向与所述左、右瓣的对称线平行;所述弹性带包括:一对叠层的无纺布、横向相间分布在该对无纺布中的多条橡筋或弹力氨纶丝或收缩膜。
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瓣沿着上述对称线对折后,左、右瓣的人字形的底边通过超声波焊接相连。
所述U形体的一对开口部超声波焊接连接在左、右瓣的边缘上。
所述橡筋或弹力氨纶丝或收缩膜粘接在所述的一对无纺布之间。
优选地,所述口罩本体中散落有SAP颗粒,以确保口罩始终处于干燥状态、避免滋生细菌、延长了口罩的使用寿命。
上述左、右瓣上分布有通过超声波焊接左、右瓣的材料构成的多条加强筋,该加强筋的分布方向与使用时所述弹性带的延伸方向一致。
上述左瓣或右瓣上设于呼吸单向阀。
上述左、右瓣的上边缘的外侧横向设有金属条,上述左、右瓣的内侧设有与所述金属条长度对应的海绵条。
所述的立体口罩的生产方法,包括:
A、上下依次铺设底层无纺布、弹性材料、上层无纺布,形成按长度延伸的弹性基材层;所述弹性材料为橡筋或弹力氨纶丝或收缩膜;
B、在上述弹性基材层上进行超声波焊接,得到两列、沿着上述弹性基材层的长度相间排列的多个上述U形体;
C、将上述两列的多个U形体送至连续相连的、呈展开状态的多个口罩本体的一侧,将上述弹性基材层宽度方向对齐的两个U形体冲裁后通过吸附机构移送到相应的口罩本体上的相应位置;然后通过超声波焊接将各U形体的开口部连接在相应口罩本体的相应边缘上;
D、重复上述步骤C,得到连续相连的多个口罩;将连续相连的多个口罩分别切断,然后将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瓣沿着上述对称线对折后,左、右瓣的人字形的底边通过超声波焊接相连,然后包装,即得到多个口罩成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正华,未经叶正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47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污染治理蒸发器的结构可调式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急救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