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补液装置和蒸汽烹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3031.8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95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富佳;杨少令;孙彦奎;汪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成律师事务所 11646 | 代理人: | 陈治位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补液 装置 蒸汽 烹饪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补液装置和蒸汽烹饪装置,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该自动补液装置包括储液箱、耗液容器和位于储液箱下方的过渡箱,储液箱设有储液通气口和位于储液通气口下方的储液出液口;过渡箱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过渡进液口、过渡通气口和过渡出液口,过渡进液口与储液出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连通,过渡通气口与储液通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连通;耗液容器设有耗液进液口,耗液进液口与过渡出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连通,且耗液容器能够容液的水位高于过渡通气口。该蒸汽烹饪装置包括内胆和上述自动补液装置,自动补液装置的耗液容器作为蒸汽烹饪装置的加热盘。该自动补液装置对耗液容器的补液稳定性高、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补液装置和蒸汽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蒸是烹饪方法的一种,人们将原味的或经过调味后的食物原材料放入器皿中,通过高温蒸汽对其进行加热蒸熟,烹饪过程能够较大程度的保留食物的原有营养。蒸箱是通过加热盘将水转化为高温蒸汽对食物进行100%蒸汽烹饪的厨房电器产品,具有强大的纯蒸功能,能快速实现蒸菜、蒸饭、蒸汤以及加热饭菜等,并且具有锁定营养、降脂减盐、保持食物原汁原味和鲜味十足等功能。
现有蒸箱中通过加热盘不断向内胆中供入蒸汽,储液箱中则负责向加热盘中供水,由于加热盘中的水会随着蒸发不断减少,蒸箱运行过程,储液箱需要不断向加热盘供水。为了控制储液箱向加热盘的供水量,一般通过水浮球平衡原理或通过检测加热盘中的水阻值以对储液箱的供水进行控制,然而水浮球容易粘连导致检测误差较大,而水阻值的大小受水质影响较大导致检测误差也较大,因而储液箱向加热盘的供水量难以保证,容易出现加热盘干烧或溢水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补液装置和蒸汽烹饪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储液箱向加热盘的供水量难以控制,导致加热盘出现干烧或溢水等现象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补液装置,包括储液箱、耗液容器和位于所述储液箱下方的过渡箱,所述储液箱设有储液通气口和位于所述储液通气口下方的储液出液口;
所述过渡箱自上向下依次设有过渡进液口、过渡通气口和过渡出液口,所述过渡进液口与所述储液出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过渡通气口与所述储液通气口通过第一输气管连通;
所述耗液容器设有耗液进液口,所述耗液进液口与所述过渡出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连通,且所述耗液容器的最高液位高于所述过渡通气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出液口位于所述储液箱的底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通气口位于所述储液箱的顶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箱的顶部敞口设置。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设有盖体,所述盖体用于打开或封堵所述储液箱的顶部敞口。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耗液容器的顶部敞口设置,且自下向上呈扩口状。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液管设有第一控制阀;和/或,所述第二输液管设有第二控制阀。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自动补液装置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储液箱的顶部连通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设有第三控制阀,所述储液箱内设有高液位检测器和低液位检测器,所述高液位检测器、所述低液位检测器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蒸汽烹饪装置,包括内胆和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自动补液装置,所述自动补液装置的耗液容器作为所述蒸汽烹饪装置的加热盘,且所述加热盘的内部与所述内胆的内部连通;所述蒸汽烹饪装置的加热器用于对所述加热盘加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器为环形,且围设于所述加热盘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3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烤装置
- 下一篇:用于人脸识别的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