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因检测血片打孔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2151.6 | 申请日: | 2020-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65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菁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脉络医学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李七庄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因 检测 打孔 取样 装置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基因检测血片打孔取样装置,包括基础座,在基础座下端设有顶柱,在基础座外侧安装有操作筒,该操作筒下端设有环状的切割刀,且在操作筒上移时,顶柱从切割刀内腔伸出;所述基础座上端固定有握柄;在操作筒设有切割刀的一端可拆卸的套装有护帽。本发明创造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只需转动操作筒即可实现操作筒相对于基础座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操作筒下端切割刀的露出或收回,采集血片后,只需再次旋拧操作筒,使操作筒上移,利用顶柱顶出血片样本即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生物学试验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因检测血片打孔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干血片被广泛应用到临床检验中,其方法是使用特殊滤纸采集血样,晾干后制成干血片,在临床检验时根据实验方法的需要切取直径符合要求的圆片干血片做为样本。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有效,切取的干血片样本规格须保持一致,并且,需完整的从取样装置内取出,有时即使血片出现一定的褶皱也会影响实际的检测结果。现有的取样装置大多结构复杂,操作较为繁琐,血片脱离较难,且容易产生变形,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要解决的问题是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基因检测血片打孔取样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基因检测血片打孔取样装置,包括基础座,在基础座下端设有顶柱,在基础座外侧安装有操作筒,该操作筒下端设有环状的切割刀,且在操作筒上移时,顶柱从切割刀内腔伸出;所述基础座上端固定有握柄;在操作筒设有切割刀的一端可拆卸的套装有护帽。
进一步,在可焊接的情况下,所述切割刀焊接在操作筒上。
进一步,所述操作筒与基础座螺纹连接。
进一步,所述操作筒上沿其圆周方向对称设有定位槽,在基础座上设有与定位槽匹配的环槽;所述护帽上设有与定位槽对应的设有定位件,定位件伸入定位槽并插入环槽内,实现操作筒与基础座相对位置的保持。
进一步,所述环槽宽度大于定位槽。
进一步,所述定位件为可拆卸安装在操作筒上的定位销。
进一步,所述定位件为护帽顶端设置的卡扣结构,该卡扣结构包括与护帽连接的支撑部、以及支撑部上端能伸入定位槽及环槽的定位部。
进一步,切割刀内腔直径与顶柱外径相同,顶柱与切割刀内壁滑动配合。
本发明创造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创造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只需转动操作筒即可实现操作筒相对于基础座的上下移动,进而实现操作筒下端切割刀的露出或收回,采集血片后,只需再次旋拧操作筒,使操作筒上移,利用顶柱顶出血片样本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定位件采用插销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定位件采用卡扣结构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切割刀收回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切割刀伸出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创造实施例中握柄的示意图。
图中:1-基础座;2-顶柱;3-操作筒;4-切割刀;5-握柄;6-护帽;7-定位槽;8-环槽;9-定位销;10-支撑部;11-定位部;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对本发明创造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脉络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脉络医学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2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神经外科护理按摩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肿瘤护理用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