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2103.7 | 申请日: | 2020-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1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冼吉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冼吉贤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1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鱼缸 水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包括机体、鱼缸和水培机构,所述鱼缸底部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通过螺纹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机体内表面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一侧与水培机构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通过潜水泵将与排出粪便和水抽上水管的顶端,接着,水会从进水孔进入水培机构,鱼的粪便通不过过滤孔,这样粪便就会留在水培机构的容器内,产生养分被植物吸收,从而达到鱼与植物共生,水会经过过滤棉、过滤底板一与过滤底板二过滤,最终从出水口回到鱼缸中,解决了现有的鱼缸无法合理利用鱼排出的粪便来培养植物,无法利用的粪便还需人工换水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缸内植物培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
背景技术
水培是一种新型的植物无土培养方式,现有的鱼缸无法合理利用鱼排出的粪便来培养植物,无法利用的粪便还需人工换水,使得鱼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解决了现有的鱼缸无法合理利用鱼排出的粪便来培养植物,无法利用的粪便还需人工换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包括机体、鱼缸和水培机构,所述鱼缸底部设置有机体,所述机体通过螺纹与顶盖转动连接,所述机体内表面设置有过滤棉,所述过滤棉一侧与水培机构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棉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块,所述机体通过固定块与水管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块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底板一,所述机体底部与过滤桶相胶合,所述过滤桶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水管一端设置有潜水泵,所述水管一端与底座罩转动连接,所述潜水泵通过螺钉与底座罩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罩一侧镂空设有进水通道,所述水管的另一端镂空设有进水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共有四个,所述固定块周向分布在水管外侧。
优选的,所述底座罩与底脚相胶合,所述底脚共有四个,所述机体通过底脚与鱼缸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培机构还包括容器和过滤底板二,所述水培机构底部与过滤底板二相胶合,所述过滤底板二一侧与容器相胶合,所述容器镂空设有过滤孔。
优选的,所述过滤底板二外表面镂空设有多个孔,所述过滤底板一外表面镂空设有多个孔。
优选的,所述水培机构位于顶盖的下方,所述水管一端位于水培机构的底部。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通过潜水泵将与排出粪便和水抽上水管的顶端,接着,水会从进水孔进入水培机构,鱼的粪便通不过过滤孔,这样粪便就会留在水培机构的容器内,产生养分被植物吸收,从而达到鱼与植物共生,水会经过过滤棉、过滤底板一与过滤底板二过滤,最终从出水口回到鱼缸中,解决了现有的鱼缸无法合理利用鱼排出的粪便来培养植物,无法利用的粪便还需人工换水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鱼缸用水培系统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顶盖,2、机体,3、鱼缸,4、过滤孔,5、水培机构,6、过滤底板一,7、过滤桶,8、出水口,9、底脚,10、潜水泵,11、进水通道,12、底座罩,13、水管,14、固定块,15、过滤棉,16、进水孔,17、容器,18、过滤底板二。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冼吉贤,未经冼吉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21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