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甘蔗收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0151.2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0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潘玉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玉云 |
主分类号: | A01D45/10 | 分类号: | A01D45/10;A01D7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9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甘蔗 收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甘蔗收割装置,属于农耕技术领域。一种高效甘蔗收割装置,包括联合收割机本体、连接臂及切梢机构,切梢机构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内部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下端依次穿过安装腔底面及连接臂端部延伸至下部并连接有切刀组件,安装座顶面相对缓冲组件一侧的位置固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端部穿过安装座顶面延伸至安装腔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同步轮A,同步轮A下端通过同步带与缓冲组件中部摩擦传动。本实用新型利用安装座上的电机带动缓冲组件转动时,缓冲组件带动切刀组件对甘蔗顶梢进行切割,当切刀组件削切到甘蔗秆部时,通过缓冲组件中的弹簧,可以降低切刀与秆部之间的震动应力,进而切刀及刀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效甘蔗收割装置。
背景技术
甘蔗是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蔗糖占食糖总产的90%以上,到2014年甘蔗种植面积达到2600万亩(173万公顷)左右,产糖量1400多万吨,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居世界第3位。甘蔗收获有整秆式收获和切段式收获及分段式收获三种基本方式。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的国家,甘蔗收获的主流机型是大型切段式联合收割机。我国甘蔗机械的研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早期主要是研制中小型甘蔗整秆收割机。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进国外大型甘蔗切段式联合收割机,以后引进工作一直没间断。目前我国甘蔗主产区使用的甘蔗收获机主要有国产的中型切段式和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及引进的大型切段式甘蔗联合收获机。
现有整秆式甘蔗联合收获机的切梢器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切割刀片采用固定式安装,而甘蔗的成熟度不同导致顶梢的高度各有差异,在切割刀片持续运转过程中,易与甘蔗秆部接触,造成的震动力降低刀盘的使用寿命,需要改进,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高效甘蔗收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甘蔗收割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甘蔗收割装置,包括联合收割机本体、连接臂及切梢机构,所述连接臂安装于联合收割机本体前端,所述切梢机构安装于连接臂前端;
所述切梢机构包括固设于连接臂顶面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部中空形成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下端依次穿过安装腔底面及连接臂端部延伸至下部并连接有切刀组件,所述安装座顶面相对缓冲组件一侧的位置固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端部穿过安装座顶面延伸至安装腔内并同轴固定连接有同步轮A,所述同步轮A下端通过同步带与缓冲组件中部摩擦传动。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贯穿槽,所述缓冲组件设于贯穿槽内。
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于贯穿槽内部的轴杆,所述轴杆外侧套设有轴套,所述轴套中部套接有同步轮B,所述同步轮B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A摩擦传动。
优选地,所述轴套上下端外侧对称套设有两个缓冲件,所述缓冲件包括嵌设于贯穿槽内的轴承A、套设于轴套端部的轴承B及焊接于所述轴承A和轴承B之间的弹簧。
优选地,所述轴杆中部外壁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轴套中部内壁相对限位槽的位置对称设有两个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限位于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凸起与限位槽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切刀组件包括焊接于轴杆下端的刀座,所述刀座底面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切刀,所述切刀外缘开设有斜面向下的刀刃,且所述切刀内端通过多个紧固螺丝与刀座底面螺结固定。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玉云,未经潘玉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0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