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坡土体抗压增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70080.6 | 申请日: | 2020-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4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崔璨;吴晗;宋昕锐;季研;李沅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陵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D5/48;E02D5/72;E02D31/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蒋厦 |
地址: | 21116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坡土体 抗压 增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土体抗压增强结构,包括抗压增强桩基、混凝土层、挡土石墙、缓冲层和植被区,所述的抗压增强桩基在下坡段处平行的相间隔的设置两排,在两排抗压增强桩基之间布置有U型编织布,编织布内为压实的泥土;后排抗压增强桩基后侧为混凝土层,所述的混凝土层前部设有与抗压增强桩基相应的凹槽,使后排抗压增强桩基镶嵌在混凝土层前部凹槽内,所述的混凝土层背部设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夹在混凝土层与挡土石墙之间。本实用新型采用抗压增强桩基、混凝土层、挡土石墙、缓冲层和植被区的组合防治增强结构,改进桩基的抗压性能,优化防护结构的耐震、耐冲击能力,为扩大边坡地形防护作业提供支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边坡地形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边坡土体抗压增强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地区,基于自然环境、植被生长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现有的生态护岸挡土结构向组合防治结构方向发展,采用绿色环保生态型地形防护措施,将有利于推进高效作业防护、扩大防护范围领域,因而提高防护结构对复杂严苛条件的承受力是不断改进优化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坡土体抗压增强结构,采用组合防治增强结构,并改进防护结构的耐震、耐冲击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边坡土体抗压增强结构,包括抗压增强桩基、混凝土层、挡土石墙、缓冲层和植被区,所述的抗压增强桩基在下坡段处平行的相间隔的设置两排,在两排抗压增强桩基之间布置有U型编织布,编织布内为压实的泥土;所述抗压增强桩基包括底座、桩基本体,在桩基本体下部设有若干组抗压增强结构,所述的底座内设有向下的凹陷部,分为上凹区和下凹区,上凹区与抗压增强桩基之间填充有混凝土,下凹区为半球形凹区,在桩基本体底部焊接有半球形缓冲体,所述的半球形缓冲体与半球形凹区相接触;后排抗压增强桩基后侧为混凝土层,所述的混凝土层前部设有与抗压增强桩基相应的凹槽,使后排抗压增强桩基镶嵌在混凝土层前部凹槽内,所述的混凝土层背部设有一层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夹在混凝土层与挡土石墙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压增强结构包括在桩基本体侧壁上开设的槽体和槽体内的转杆,所述的转杆的内侧端通过转轴安装在槽体内,所述的转杆的中部通过弹簧结构水平拉伸在转轴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转杆及其槽体下方焊接有挡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半球形缓冲体外壳由刚性金属材料制成,内部填充聚氨酯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缓冲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材料缓冲层。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内的半球形凹区内具有梯形齿。
进一步的,所述的抗压增强桩基前侧为第一植被区,所述的挡土石墙后侧为第二植被区。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边坡土体抗压增强结构,采用抗压增强桩基、混凝土层、挡土石墙、缓冲层和植被区的组合防治增强结构,改进桩基的抗压性能,优化防护结构的耐震、耐冲击能力,为扩大边坡地形防护作业提供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边坡土体抗压增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抗压增强桩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抗压增强桩基,2-底座,3-槽体,4-转杆,5-转轴,6-弹簧,7-挡板,8-上凹区,9-下凹区,10-梯形齿,11-半球形缓冲体,12-混凝土层,13-挡土石墙,14-缓冲层,15-第一植被区,16-第二植被区,17-编织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陵科技学院,未经金陵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700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