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痰液引流防痰飞溅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8486.0 | 申请日: | 202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7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 发明(设计)人: | 祖学育;金莉娜;吴悦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飞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痰液引流防痰飞溅的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痰液引流咳嗽时痰液飞溅现象。一种痰液引流防痰飞溅的装置套在手臂上,本装置包括软性透明筒状体,在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后端设有将软性透明筒状体后端收紧并保留手臂穿入口的弹性带,在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前端设有将软性透明筒状体前端外壁设有圆环定型件,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前端具有向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后端翻折的翻折裙边,翻折裙边和软性透明筒状体通过环形连接结构连接并且在翻折裙边与软性透明筒状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圆环定型件置于环形空间中。本申请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痰液飞溅至医护人员身上或者脸部,更加卫生且避免了二次传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痰液引流防痰飞溅的装置。
背景技术
医护人员在护理时,特别是对于患者的痰液进行引流时,由于患者会咳嗽,咳嗽将痰液等等咳出并污染医护人员的衣服,甚至喷射至医护人员的脸部,影响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
其次,飞溅的痰液会形成二次传染,不利于医护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痰液引流防痰飞溅的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痰液引流防痰飞溅的装置套在手臂上,本装置包括软性透明筒状体,在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后端设有将软性透明筒状体后端收紧并保留手臂穿入口的弹性带,在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前端设有将软性透明筒状体前端外壁设有圆环定型件,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前端具有向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后端翻折的翻折裙边,翻折裙边和软性透明筒状体通过环形连接结构连接并且在翻折裙边与软性透明筒状体之间形成环形空间,圆环定型件置于环形空间中。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定型件为圆环塑料扎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空间沿着软性透明筒状体长度方向的宽度大于圆环定型件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透明筒状体由透明塑料片卷曲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软性透明筒状体由尼龙膜制成,尼龙膜的厚度为0.15mm以上。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软性透明筒状体靠近翻折裙边一端外壁的圆环公魔术贴,在翻折裙边靠近软性透明筒状体的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圆环公魔术贴粘连的圆环母魔术贴。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一种痰液引流防痰飞溅的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痰液飞溅至医护人员身上或者脸部,更加卫生且避免了二次传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增加透明防护套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痰液引流防痰飞溅的装置,使用时,人手戴上手套,戴有手套的该手穿入至本装置中,即,本装置是套设在手臂上并对准患者的脸部,特别是口腔和鼻子两处。
本装置包括软性透明筒状体1,进一步地,该软性透明筒状体1由尼龙膜制成,尼龙膜的厚度为0.15mm以上。因为只有具有一定的厚度,才可以确保软性透明筒状体1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便于手臂穿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未经浙江省嘉善县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84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实现连续定量加固体料的装置
- 下一篇:阀芯单元和燃气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