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延长的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6476.3 | 申请日: | 202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5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谢智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16;B25B23/0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吉飞虎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可延长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延长操作力臂的扭力扳手,具体提供一种可延长的扳手,包含有:一扳手,具有一头部及一连接于该头部后端的一杆体;一插孔,凹设于该杆体后端;一封盖,以可拆卸的方式封闭该插孔;一延伸杆,其前端形成一插头,可插接该扳手的插孔或分离;一弹性定位构件,设于该延伸杆的插头及该扳手的插孔之间,该延伸杆的插头插接该插孔时,该弹性位构件使该插头保持定位。借此,该扳手可单独操作使用;在须更大操作扭力的场合时,可将该延伸杆结合于该扳手后端,以形成更长的操作力臂,以符合大扭力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扳手有关,是指一种可延长操作力臂的扭力扳手。
背景技术
图1显示一种习知的棘轮扳手10,具有一头部12、一杆身14及一握柄16,该头部12内设有一棘轮机构;该杆身14及该握柄16为实心的结构。此种棘轮扳手10为固定长度,且其杆身14及握柄16的长度短,并无法提供较高的扭力。
为增长扳手的力臂,先前技术中有揭露将扳手的杆身制成可伸缩的结构,该杆身为内、外管的型式,该内、外管是相互穿套,其外管可于内管上滑移,借此,可改变杆身的长度。此种设计须在内、外管之间设置定位结构,供外管定位,如此,将降低内、外管的结构强度,故此种伸缩结构的扳手并不适用于大扭力的使用场合。
发明人所创作的中国台湾第I504486号发明专利是提供一种电子扭力扳手,同样具有一头部、一杆身及一握柄,该握柄后端也连接一延长柄部,以增加该扭力扳手的力臂。其杆身及握柄内部也装设若干构件,造成杆身及握柄的强度不佳,故该扳手所能装设的延长柄部也仅能是小的长度,即使装设该延长柄部后,该电子扳手仍无法提供高扭力。
上述扳手虽都揭露在扳手的握柄可延长的技术,仍无法符合高扭力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该扳手具有可延长力臂的设计,以供较大的扭力。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扳手,其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以承受高扭力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可延长的扳手,包含有:
一扳手,具有一头部及一连接于该头部后端的一杆体;一驱动构件,设于该头部;
一插孔,凹设于该杆体后端;
一封盖,以可拆卸的方式装设于该杆体的后端,以封闭该插孔;
一延伸杆,其长度至少为该杆体的长度的一半;一插头,形成于该延伸杆的前端;该延伸杆的插头可插接该扳手的插孔或分离;
一弹性定位构件,设于该延伸杆的插头及该扳手的插孔之间;该延伸杆的插头插接该插孔时,该弹性定位构件使该插头保持定位。
借此,该扳手可单独操作使用;在须更大操作扭力的场合时,可将该延伸杆结合于该扳手后端,以形成更长的操作力臂,以符合大扭力的需求。
较佳地,该扳手的杆体的周面,沿杆体的纵向设有至少一凹槽,以增进该扳手的杆体的结构强度,以承受高扭力的操作。
较佳地,该扳手具有一操作力臂,为形成于该头部及该杆体后端之间的长度;该延伸杆与该扳手插接时具有一延长操作力臂,为形成于该头部及该延伸杆后端之间的长度,该延长操作力臂的长度为该扳手的操作力臂的长度的1.5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一种棘轮扳手的立体图。
图2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扳手及延伸杆的立体图(未结合状态)。
图3是图2的扳手的底视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扳手的纵向剖面图。
图5是图4的5-5剖线所示的杆身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64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