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电缆检修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6461.7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059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毛兴;王路军;朱良;唐志宇;崔兴;陶水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金耀生 |
地址: | 655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电缆 检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力电缆检修车,包括导轨线缆、防坠缆和车体;导轨线缆和防坠缆绑定于两个电线杆之间,位于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缆下方;车体由外壳、行走轮和牵引部构成,外壳中心处设有行走通孔,顶面固定设有安装架,其内设有行走轮和电池,行走轮部分轮体位于行走通孔内,行走轮的轮毂上设有电机,牵引部由支撑座和直线轴承构成,支撑座固定于外壳的底面,直线轴承设于支撑座上;所述防坠缆穿过直线轴承,保证车体不产生晃动,导轨线缆穿行走通孔与行走轮抵接,通过电池和电机带动行走轮在导轨线缆上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安装架上安装摄像机,可有效的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缆进行检测,排除由于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风险带来的电线缆检测障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检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电缆检修车。
背景技术
人们在电力系统的维护、检修工作中面临各种难题,实际操作的不稳定因素较多,安全风险如影随形。因此,将机器人技术与电力行业应用相结合,针对电网建设、运行与检修的各个环节,研究电力特种机器人,替代人工从事急、难、险、重和重复性劳动,为电力系统故障防范、在线检修、提高供电可靠性等提供技术保障十分重要。
现有的,针对高空电缆,现有的检修技术无法检测到电缆的具体情况,为隐患排除带来障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在电力系统的维护、检修工作中,因不稳定因素及安全风险,无法对电缆进行检测排除障碍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力电缆检修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力电缆检修车,包括导轨线缆、防坠缆和车体;所述导轨线缆和防坠缆绑定于两个电线杆之间,位于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缆下方;所述车体由外壳、行走轮和牵引部构成,外壳为内部中空的壳体,外壳中心处设有贯穿外壳的行走通孔,外壳的顶面固定设有可安装摄像机的安装架,外壳内设有为行走轮提供动力的电池,行走轮可转动的设于外壳内,且部分轮体位于行走通孔内,行走轮的轮毂上设有与电池连接的电机,牵引部由支撑座和直线轴承构成,支撑座固定于外壳的底面,直线轴承设于支撑座上,直线轴承上设有通孔;所述防坠缆穿过直线轴承上的通孔,保证车体不产生晃动,导轨线缆穿过外壳中心处的行走通孔与行走轮抵接,通过电池和电机带动行走轮在导轨线缆上移动,在车体的安装架安装摄像机即可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缆进行观测。
所述导轨线缆的两端设有用于绑定于电线杆的纺织连接部。
所述导轨线缆采用乙丙橡胶护套包裹铝条制成,乙丙橡胶护套的端面与纺织连接部热熔连接。
所述安装架为腔体结构,腔体上方设有可滑动盖合的透明盖。
所述透明盖的顶端形成凹透镜。
所述行走轮的数量为四个,且直径相同,同步转动,四个行走轮绕导轨线缆间隔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在安装架上安装摄像机,可有效的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缆进行检测,排除由于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风险带来的电线缆检测障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车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中,10—电力检修车、10a—电线杆、10b—电线缆、11—导轨线缆、12—防坠缆、13—车体、111—纺织连接部、112—乙丙橡胶护套、113—铝条、130—外壳、131—行走轮、132—牵引部、133—安装架、1320—支撑座、1321—直线轴承、1331—透明盖、1332—凹透镜。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未经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曲靖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64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雷器安装支架
- 下一篇:一种可折叠的矿用顶板离层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