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虚拟现实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166396.8 | 申请日: | 2020-0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64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葛聪;陈珉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叠境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李艳梅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虚拟现实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虚拟现实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显示机构、透镜、透镜左右调节机构、透镜前后调节机构、眼球位置检测机构、眼球晶状体焦距检测机构;所述透镜左右调节机构与所述透镜相连,用于调节所述透镜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透镜前后调节机构与所述透镜相连,用于调节所述透镜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眼球位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眼球位置,所述眼球晶状体焦距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眼球晶状体焦距;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显示机构之前;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的眼球位置信号和焦距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机构显示VR内容。该虚拟现实显示装置解决了显示的内容与使用者眼球交互不足而产生的眩晕等影响使用者体验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现实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普遍采用双目立体显示,显示的内容大都为制作好的视频流或模型,内容的显示与人的眼睛没有很好的交互,导致长期佩戴虚拟显示显示设备后会产生眩晕,大大影响了使用体验。
为此,MagicLeap通过控制光纤快速移动扫描来模拟自然广场,给观察者传输更多的信息,希望借此混淆观察者视觉感官提升虚拟现实观察体验,但是目前对于光纤快速移动扫描控制的精度难以把握使得虚拟现实内容呈现的效果不佳,且该设备成本高、难以小型化。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低成本的不会产生眩晕的虚拟现实显示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分析发现,使用者眼球位置和焦距会根据使用者想看内容的位置而发生位置变化,解决焦距和使用者眼球位置变化的问题就能很好的解决虚拟现实显示装置显示的内容与使用者眼球交互不足而产生的眩晕等影响使用者体验的问题。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虚拟现实显示装置,包括处理器、壳体和安装于所述壳体中的显示机构、透镜、透镜左右调节机构、透镜前后调节机构、眼球位置检测机构、眼球晶状体焦距检测机构;所述透镜左右调节机构与所述透镜相连,用于调节所述透镜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所述透镜前后调节机构与所述透镜相连,用于调节所述透镜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所述眼球位置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眼球位置,所述眼球晶状体焦距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眼球晶状体焦距;所述透镜设置于所述显示机构之前;所述处理器根据接收的眼球位置信号和焦距信号,控制所述显示机构显示VR内容。
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射玻璃,所述反射玻璃设置于所述透镜之前,所述反射玻璃能将眼球处的光线反射到所述眼球位置检测机构和所述眼球晶状体焦距检测机构处。
进一步的,所述反射玻璃为两块,所述眼球晶状体焦距检测机构位于一块所述反射玻璃的正下方,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用于发射不可见光源,所述不可见光源通过所述反射玻璃反射进入观察者眼睛中,再经过眼球晶状体折射后汇聚在眼球视网膜上形成光斑,所述光斑经所述反射玻璃反射后被所述接收端观测到,所述眼球晶状体焦距检测机构根据观测的所述光斑的形状分析计算得到观察者眼睛此时对应的焦距。
进一步的,所述眼球位置检测机构位于另一块所述反射玻璃的正下方,观察者眼睛的影像经所述反射玻璃反射后到达所述眼球位置检测机构,所述眼球位置检测机构通过对影像的分析确定眼球所在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透镜左右调节机构和所述透镜前后调节机构为电动调节机构,由所述处理器控制调节。
进一步的,还包括扣带。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头戴式虚拟现实显示设备显示的内容与使用者眼球交互不足而产生的眩晕等影响使用者体验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检测眼球位置及焦距的虚拟现实显示装置。该装置通过对人眼球位置和焦距的检测实时改变显示内容及显示方法,模拟人眼观看真实实物的体验,使得显示装置能够与使用者眼球达到完美的互动,从而解决眩晕等问题,提升虚拟现实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叠境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叠境数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63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式动态冲击测试系统用高温炉纵向移动托架
- 下一篇:宽频带扭振试验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