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加热器加工用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165849.5 | 申请日: | 2020-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0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相城区通达模具厂 |
主分类号: | B28B7/42 | 分类号: | B28B7/4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严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加热器 工用 具有 冷却 功能 模具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加热器加工用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结构,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进水通道、支架、液压气缸和上模腔,所述底座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进水通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通过设置冷水管道和安置盒与滑轨的外壁贴合,使得冷水管道内部的冷水间接对成型的模具四周进行水冷,再通过风机对安置盒的底部直接风吹,使得冷风间接对成型的模具的底部进行风冷,达到了快速冷却模具的效果,避免了模具与底部模腔之间不能很好分离的情况出现,也避免了不必要的时间被浪费的情况发生,间接达到了节约时间的效果,同时避免了工作效率被降低的情况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陶瓷加热器加工用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结构。
背景技术
陶瓷加热器是一种高效热分部均匀的加热器、热导性极佳的金属合金,确保热面温度均匀,消除了设备的热点及冷点,陶瓷加热器分两种,分别是PTC陶瓷发热体和MCH陶瓷发热体,这两种产品所使用的材质是完全不同的,只是成品类似于陶瓷,所以统称为“陶瓷发热元件”。
1、现有技术中,一般的陶瓷加热器加工用的模具结构,由于没有专门的冷却装置,可能会使得该模具成型之后不能快速进行冷却,从而可能会导致模具与底部模腔之间不能很好的分离,如此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时间被浪费,从而可能会导致人们的工作效率被降低;
2、现有技术中,一般的陶瓷加热器加工用的模具结构由于弹起模具的效果不是很好,可能会使得该模具成型之后底部的模腔不能迅速弹起,如此可能会给人们在拿取模具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可能会影响人们下一步工作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陶瓷加热器加工用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结构,具备快速冷却模具和便于弹起模腔的优点,以解决模具不能快速冷却和模腔弹起效果不好的问题。
为实现快速冷却模具和便于弹起模腔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加热器加工用具有冷却功能的模具结构,包括底座、进水通道、支架、液压气缸和上模腔,所述底座顶部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进水通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顶部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液压气缸,所述液压气缸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上模腔;
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底座内部的安置盒,所述安置盒的底部通过支柱与底座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置盒的内部设置有下模腔,所述上模腔位于下模腔的正上方;
所述下模腔的底部与安置盒内部的底部之间通过两个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安置盒的左右内壁表面固定安装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下模腔的下方,所述安置盒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轨,所述下模腔的左右两端均贯穿安置盒的内壁并通过滑块与滑轨的内部滑动连接;
所述安置盒内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位于两个缓冲弹簧之间,所述安置盒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换气通道,所述换气通道位于风机的正下方;
所述底座内壁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水箱的前侧上方,所述进水通道的底部延伸至底座的内部并位于水箱的上方,所述水箱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冷水管道,所述冷水管道的左壁固定连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顶部与水泵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水泵的背端固定连接有返水管,所述水箱的左端固定连接有延伸出底座内部的出水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水箱的顶部为开口状态,所述返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水箱的顶部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冷水管道为回型矩形水管,并且冷水管道的内侧外壁与安置盒和滑轨的外壁相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换气通道的底部贯穿底座的底部并与外界相通,所述换气通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座底部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墩,所述支墩分别位于换气通道的左右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相城区通达模具厂,未经苏州市相城区通达模具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1658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